谢直
辰 长怀际天渊,短怀在眉睫。 吾门起典午,台徙今五叶。 中原气象属,前辈风流接。 柰何不竟书,而欲事作业。 感此怀短长,赋诗写胸胁。 注释: 辰:指日。 “长怀”四句:意思是说,我常常怀念着天地间的广大,也时常怀念着眼前所见的细微;我的家族兴起自汉代(典午),已经经历了五代;从中原传来了新的气象,前辈们的风采与才华一直相承不绝。 “柰何”二句:意思是说,我为什么不把精力全部用在著述上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一句“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写词人乘船在江面上行进,看见两岸的山色如同锁一般地横亘着。“双桨”,指船上两只桨。“平”字写出江水平静,没有波涛,突出了词人的宁静。“浪花”指船桨划动所激起的水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情感等。 “辰”:这里指时间。 我怀引以长,天色惨欲晦。投床闻夕钟,拥衾不成醉。 译文:我的心被这长久的岁月拉长了,天色已黑得将要天黑。我放下书本去睡觉,躺在床上听到黄昏的钟声,我无法入睡。 赏析:“我怀引以长,天色惨欲晦。”诗人说
辰 长怀邴曼容,远慕蘧伯玉。 养志则安能,寡过亦所欲。 邈哉误儒冠,坐使衣食促。 籯书不论金,终身未易读。 洒扫惭老僧,日食才一粥。 译文: 怀念着邴曼容的贤达,向往着蘧伯玉的高尚品德。 修养自己的志向,怎么能不感到心安?追求少过错也是我所愿意的。 遗憾啊,被误用为官位的帽子,使得衣食无着。 即使有珍贵的书籍也不去谈论,一生也难以读懂。 惭愧呀,像僧人一样洒扫庭院,每天只吃一顿饭。 注释:
辰 渊明真学者,馀事聊为诗。 我读命子篇,怆彼已焉辞。 后来杜陵翁,自笑身长儿。 我昔过庭日,教诲真严师。 哀哀蓼莪泪,洒洒坟树枝。 译文: 陈寅恪的学问渊博,其他的都只是闲暇时写的诗作。 我读《命子篇》,心中感慨万分,他们已不再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后来的杜陵人,自己嘲笑他们像孩子一样幼稚。 我小时候在父亲膝下读书的日子,他是我的严厉老师。 我想起《蓼莪》这首诗,泪水洒满了坟头的树枝。
【注释】遣怀:抒发心中的愁绪。五首寄致道:写给致道的五首诗。 贫者士之常(一作“士有常患”):“常”字,即“恒”、“久”的意思。“患”,指忧患、困苦。 富亦我所欲(一作“富亦我所欲也”):意指“我”所向往的是财富,而不是贫困。 得常讵可厌(一作“得常固可乐”):“讵”,同“拒”,“难道”。 逐欲何由足:“逐欲”,追逐欲望。“足”,满足。 荒哉化蝶翁(一作“何荒于化蝶翁”):“荒”,即“忙”,忙于
辰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注释:小丈夫聪明地解开了困境,他们用针和刀来竞争自己的生命。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注释:是修养精神与身体哪一个更能够侍奉亲人。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注释:伟大的父母身躯,却因为仁义而贫穷。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注释:这种贫穷如果不走正道,这样的快乐难道不是真的吗?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注释:我知道我的天赋
注释: 辰:此诗的标题,也可能是诗人的名字。 昔在井田日,一民本非四:井田制时期,一个人不能算作四类人,而只能算作一类人,即劳动者阶层。 农隙或工商,其秀乃称士:农民、工人、商人等都是劳动者,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被称为士。也就是说,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统治者。 是知桑禾间,可以寄书史:意思是说,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也可以写下自己的历史。 时非长桀耦,时得伊傅事
【注释】 生当益于人:活着的时候要有益于别人。道固不同(指孔子和老子的思想):“道”是儒家所主张的为政之道,这里指孔子的“中庸之道”,与道家的“无为而治”相区别。乃结驷:即驾车,驾四马拉的车。回也:指颜回,孔子的弟子。屡空:屡次穷困。理穷通:即穷理尽性。收身百忧馀:收拾起一身的忧愁余恨。自置寂寞中:自己独处,无所依托。 饘粥傥可继:如果能够吃些粥的话。七十翁:年过七十的人。 【赏析】
注释: - 辰:古代对时间的称呼,这里指的是早晨。 - 先公为直言:指先父生前是一位直言不讳的官员。 - 蔡林古无书:蔡邕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曾经在蔡邕家作客,受到很好的招待。然而,当蔡邕去世后,他的家人并没有将他的字画保存下来,因此没有书籍可看。 - 家贫卖窗箔:指家中贫困,只能卖掉窗户上的剪纸来维持生活。 - 编箨聚所馀:指用竹筒中的笋子编织成篮子或箱子等物品。 - 取之写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