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理穷微妙,经纶特绪馀。
鄂城资豫备,淮甸得安居。
慨慷陆公奏,详明贾谊书。
今辰恨埋玉,恸哭满乡闾。
【注释】
挽薛艮斋:薛艮斋是作者的朋友,他曾任过湖北巡抚等职。这首诗是作者为他写的挽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悼念之情。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穷微:探究极细微的道理。
经纶: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措施。特绪馀:遗留下来的事迹。
豫备:指事先做好准备。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地区。
慨慷:感慨悲愤的样子。陆公:指唐代名臣陆贽(zhe),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贾谊书:指汉代贾谊的《治安策》,其内容多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为西汉初年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参考。
今辰:指今天。恨埋玉:指悲痛之情无法表达。恸哭满乡闾:形容悲痛欲绝,哭声震天动地。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故友的七言律诗。诗人在缅怀故人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和理想抱负,体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首联“至理穷微妙,经纶特绪馀”:诗人首先从哲理的角度出发,对友人一生的治学、从政经历进行了总结。至理,即最正确的道理;穷微妙,则表示深入到极细微的地步,这里比喻对学问或事业的钻研已达到极致;经纶,即治理国家的方略和措施;特绪馀,则是说这些成就和经验都是前人所没有的。
颔联“鄂城资豫备,淮甸得安居”:诗人转而描绘了鄂城一带的地理环境以及友人治理下的地方情况。鄂城,即今湖北省鄂州,历史上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豫备,即事先做好准备;淮甸,指的是淮河流域地区,地势较为低洼,容易发生水灾,所以需要特别重视防涝抗旱的工作。
颈联“慨慷陆公奏,详明贾谊书”: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政绩。陆公,即唐代名臣陆贽(zhe),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贾谊书,指的是汉代贾谊的《治安策》。这里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赞美友人的政绩和才学。
尾联“今辰恨埋玉,恸哭满乡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故友离世的悲痛之情。恨埋玉,是指悲痛之情难以表达;恸哭,是形容极度悲伤时哭泣的声音;满乡闾,则意味着整个乡间的人都被这种悲痛所感染。
全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政绩和才学,表达了对他离世的哀伤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感慨,表现出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