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京华客,尘缘种种轻。
共谁倾盖旧,之子逼人清。
笔倒三江水,诗专五字城。
白头听讽诵,浑觉黑丝生。

【注解】

1、次韵:即用他人诗的韵脚和词调来写自己的诗。

2、卧病:指生病在床。

3、京华:京城,指洛阳。

4、尘缘:佛家语,指因缘,缘分。这里表示世俗的烦恼。

5、共谁倾盖(qǐgài)旧:意思是与谁一起畅谈往事?倾盖是古代朋友相见时互相以车盖为礼,表示亲近。

6、之子:指我儿子。逼人清:形容其为人清高。

7、三江水:泛指江河水。

8、五字城:指五言律诗。

9、白头听讽诵:年老的时候,还能聆听他人的讽诵,说明自己对诗歌有极高的欣赏能力。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 1070年),作者倪巨济当时任国子监主簿,与苏轼、苏辙同科及第。苏轼任杭州通判,二人虽未见过面,但通过书信交流。此诗即是作者对友人的酬答之作。

第一首,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卧病京华”的生活状态。由于疾病缠身,不能如往常般四处游玩,只能在家中闲坐。接着,诗人回忆起了与友人曾经畅谈往事的情景,那时两人相谈甚欢,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那段美好时光。然而,如今岁月流转,昔日的朋友已各奔东西,再也无法相聚。因此,诗人不禁感叹道:“共谁倾盖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怀念以及对现在孤独生活的无奈。

第二首,诗人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感。他提到自己儿子的性格非常独特,让人感到清新脱俗。这种性格使得儿子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出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之情。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韵味。因此,他常常喜欢聆听他人的诗歌作品。最后,他感慨地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能够聆听他人的讽诵,这说明他对诗歌有着极高的鉴赏能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对自己儿子的赞美以及对诗歌的热爱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见解。同时,诗人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