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家山一笑欢,从来烈士直如弦。
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两川。
短世惊人如掣电,浮云过眼亦飞烟。
何当与子超尘域,下视纷纷蚁磨旋。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朋友的回信后,再次与友人相会时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次韵参寥 —— 这是一首应和诗。参寥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同道中人的名字。”次韵”意味着作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模仿或回应。
【注释】
- “且向家山一笑欢”:表示作者想要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并分享这份喜悦。“家山”通常指的是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一笑欢”则表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 “从来烈士直如弦”: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他们的品格和行为就像琴弦一样直而刚强。“烈士”是指那些为了正义和理想而英勇牺牲的人。“直如弦”形容他们的性格坚定,不受外界干扰。
- “君今振锡归千顷”:这里的“君”可能是对参寥的尊称,表示他像僧人一样回到了自己的领域(千顷)。“振锡”是一个佛教用语,指的是僧人用锡杖行走,这里用来象征他的回归。
- “我亦收身入两川”:这里的“我”可能是作者自己,表示他也决定放下世俗的纷扰,隐居于山水之间。“两川”指的是两条河流,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 “短世惊人如掣电”:这里可能是指社会的变化非常迅速,就像闪电一样让人措手不及。“短世”指的是短暂的人生或者世事的变迁。
- “浮云过眼亦飞烟”:这句诗的意思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像是飘动的云彩一样,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浮云过眼”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 “何当与子超尘域 —— 下视纷纷蚁磨旋”: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何当”表示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子”是对参寥的称呼,“超尘域”指的是超越尘世,达到一种高远的境界。最后,“下视纷纷蚁磨旋”形象描绘了作者希望远离尘世的纷扰,找到一片清净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流,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人渴望回到家乡,与家人共度时光,同时也表达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通过对比古人与当下的社会变化,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诗人提出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设想,希望通过隐居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对友情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