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岭云何锡杖飞,汉家社稷要扶持。
衮衣人共尊姬旦,木铎天将以仲尼。
亿万生灵俱再造,百年寿考复奚疑。
欲枯沧海濡秋兔,来写门生献寿诗。
这首诗是给上太师公相生辰的祝寿诗。上太师,即唐肃宗时著名的宰相李林甫。
上句“鹫岭云何锡杖飞”,意思是:在鹫岭之巅,如何能飞到云中?这里借鹫岭的传说来比喻自己飞黄腾达,不可一世。又以“锡杖”喻指权势、地位;“飞”指仕途得意。
下句“汉家社稷要扶持”,意思是:国家的江山社稷需要我来扶持。“汉家”指唐朝,“社稷”是国家的根本,此处指国家政权。
颔联“衮衣人共尊姬旦,木铎天将以仲尼”,意思是:衮衣(帝王礼服)的人共同尊崇周公旦;木铎(古代用铜制作的摇铃,因常在讲经的地方悬挂,故称“铎”,后也泛指教师)天将任命孔子为老师。这里借用“周公辅成王”、“孔子作春秋”的历史典故,表明作者欲辅佐君王,振兴国家。
颈联“亿万生灵俱再造,百年寿考复奚疑”,意思是:亿万人民都得到了重生,我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亿万生灵”指人民大众,“再造”指使人民重新获得生命。“百年寿考”意指长寿。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欲枯沧海濡秋兔,来写门生献寿诗”,意思是:我想用我的笔墨滋润干涸的沧海,为门生献上一首寿诗。“欲枯沧海”用《庄子·外物》“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之意,意指作者愿为国家尽忠效力,甘愿像海那样包容百川;“濡秋兔”典出《列子·汤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路过宋国,看到一只兔子正在舔自己的眼睛。孔子问:“此何鸟也?”弟子答:“据说这种鸟的眼睛能发光,所以叫它‘明目’。”这里的“秋兔”暗指门生的才气。作者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他对门生的敬爱之情和对自己前途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