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天气得晴酣,小小篮舆胜绣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纡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开油幕,竹韵鸣竽立玉竿。
孰谓地灵钟秀异,美哉风物见兴安。
【注释】
淳祐甲辰:淳祐元年,公元1243年。乳洞:在今广西省百色地区。游:游览。乳洞:山名。
得晴酣:天气晴朗,心情舒畅。
云液:指云朵。
纡:弯曲。
油幕:用油涂抹的帷幕。
竹韵:指竹声。鸣竽:用竹管吹奏乐器。玉竿:用象牙制成的乐器。
兴安:地名,在广西桂林附近。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作者游览广西桂林附近的乳洞时写的诗。
“寻幽天气得晴酣”,天气晴朗,心情舒畅,于是便开始寻幽探幽。这里的“天气”是指气候、气象;“寻幽探幽”是指探寻幽静、神秘的环境或景物。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也暗示了下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作者写道:“小小篮舆胜绣鞍。”这里所说的“篮舆”是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用来载人或物;而“绣鞍”则是精美的鞍子,用于骑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是乘坐轻便的小车,也比乘坐华丽的马车更令人愉悦。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方式的喜爱和追求。
作者写道:“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纡石出水晶寒。”“乳名”是指对某个事物的俗称或别称;“云液”是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像液体一样流动;“泉纡”是指泉水曲折流淌;“石出水晶寒”是形容石头中流出的水清澈透明,寒冷如冰。这一句描写了乳洞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其美丽壮观的景色。
作者又写道:“山容染翠开油幕,竹韵鸣竽立玉竿。”“山容”是形容山的形态或颜色;“油幕”是形容树木茂盛、遮天蔽日的样子;“竹韵”是指竹子发出的声音或风声;“鸣竽”是形容竹笛等乐器的声音;“玉竿”是指竹竿上的竹节。这一句描写了乳洞周围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作者写道:“孰谓地灵钟秀异,美哉风物见兴安。”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谁能说这个地方的灵气能够凝聚出如此美丽的风景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乳洞及其周边地区的独特魅力和美好风光的赞叹和欣赏。同时,这也是整首诗的主题所在,即强调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通过对乳洞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和独特的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和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