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教子足三冬,议论孤高有孟公。
学到内融多乐地,心无外慕自春风。
我惭言偃弦歌化,君在周公礼乐中。
三百三千烦指示,许谁蹊径一源通。

诗名:赠陈常翁

诗句释义

  • 一经教子足三冬:通过一年的教学,可以让人享受像冬日阳光一样温暖的教育。
  • 议论孤高有孟公:其言论独出心裁,有如古代贤人孟子的风采。
  • 学到内融多乐地:内心达到融合,生活处处都是快乐之地。
  • 心无外慕自春风:内心没有外来的诱惑和依赖,如同春风拂面,自由自在。
  • 我惭言偃弦歌化:惭愧于孔子弟子言偃(颜回)以音乐教化他人。
  • 君在周公礼乐中:你如同周公般精通礼乐之学,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三百三千烦指示:尽管学问深奥,但仍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 许谁蹊径一源通:希望找到一条通往学问深处的捷径。

译文

经年累月的教诲,如同冬日温暖阳光;
独立思考,有如古代贤人孟子之风。
心灵得到升华,生活处处充满欢乐;
没有外界的诱惑,如同春天里的和风。
惭愧于孔子弟子言偃,用音乐教化他人。
你犹如周公,精通礼乐之学,为社会贡献力量。
学习之路漫长,仍需不断探索。
谁能找到一个通向知识深处的路径?

赏析

谢天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与学习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诗中的“经教子”与“议论孤高”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通过对孟子风格的描绘,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教育的热爱以及对品德修养的重视。

诗中也体现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内心自由,不受外物所羁绊。这种态度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诗人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找到通往知识深处的路径,实现自我提升和价值实现。

《赠陈常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谢天民对于教育、学习以及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对古代圣贤的追忆与敬仰,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激励,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和智慧,实现自我提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