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
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有七十六个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
嘉树是一种珍贵的树木,木棉则是这种树木结出的果实。八闽是指福建地区,这里种木棉是因为这里的环境条件适宜种植木棉。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厥土是指这个地方的土地,不宜桑是指不适合种植桑树。这里的土壤不利于桑树的生长,因此养蚕的事情很艰辛。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通过种植木棉,家庭可以收入数千株木棉,这样就不会担心贫穷了。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
江东地区得到这种树木和果实,也可以使财富变得殷实。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来了瘴气和疾病,或者人们害怕苍天。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我知道在信义之间有很多机会,像岐、邠这样的地区也有养蚕的机会。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孩子们都穿着丝绸的衣服,不仅仅是为了孝敬长辈。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妇女们认为丝绸衣物太贵重,于是卖丝换钱买金银。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人们的牙齿和头发不能同时拥有,所以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
所以木棉有利可图,不会让江东的人吃亏。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躲避秦朝时人们穿树叶做成的衣服,怎么敢羞于穿破旧的衣服。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天下有仁爱品德的人,孔融愿意选择与他住在一起。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
希望得到的丝织品无法得到,但是共同穿皮衣的心情是善良的。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赠送给我两头,物品的价值都是珍贵的。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
白色如同积雪积累,质地细腻超过棉花纯净。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羔羊的毛皮不足以珍贵,狐狸腋下的皮也难以比拟。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细葛布和粗葛布都被用作贡品,这些东西不会被陈列在旧物中。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不是神明禹王的意思,而是隐居者遗留给小百姓的东西。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
诗歌中充满了草木的名字,注释解释却只是反复强调。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国家没有楚国、越国,想要了解原因是不可能的。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裁剪成大衣,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能胜过春天。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感激地接受嘉奖,面对事物更是感到痛苦和辛酸。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叹息那些寒冷的山谷,如今邹国的律法不再灵验。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三位皇后坐在穹庐内,雨雪可能持续十天。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
如何才能把这份恩惠转移到我身上,让我也能享受?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塞上的寒冷使得手指掉下,谁能温暖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