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寻诗出,江湖今白头。
应嫌少陵读,不似子长游。
风雨夜愁枕,莺花春醉楼。
吟边消息好,怀古问沙鸥。

【注释】

  1. 自小寻诗出:从小就喜欢写诗。
  2. 江湖今白头:现在已是白发人了。
  3. 应嫌少陵(杜甫)读:你恐怕会嫌弃杜甫的诗写得太深奥吧!
  4. 不似子长游:不像司马迁一样游历四方。
  5. 风雨夜愁枕:在风雨之夜,常常为国事而失眠。
  6. 莺花春醉楼:春天花开时,常常沉醉于饮酒作乐之中。
  7. 吟边消息好:吟诗时,心中充满喜悦。
  8. 怀古问沙鸥:怀念古代英雄,向海鸥问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戴式之赴任临淮时所作的送别诗。全诗四句,每句都饱含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首句“自小寻诗出”,表明诗人从小就喜爱诗歌,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爱好,还暗示了他将来要从事文学创作的志向。第二句“江湖今白头”,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他担心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种忧虑之情,也透露出他的无奈和悲凉。
    第三句“应嫌少陵读”,是说诗人担心朋友看不起杜甫的诗作。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己比作杜甫,表达了他对杜甫诗歌的敬仰之情。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放弃,而是继续努力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第四句“不似子长游”,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展望。他希望与司马迁一样,能够游历四方,见识更多的美景和奇闻异事。这里的“子长”指的是司马迁,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曾游历各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表达了自己对旅行的向往,又展示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追求。
    第五、六两句“风雨夜愁枕,莺花春醉楼”,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之夜和春风春日里的两种不同心境。风雨之夜,他常常因为国事而感到忧愁;而在春天里,他又常常沉醉于饮酒作乐之中。这两个画面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们不仅展示了诗人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还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最后两句“吟边消息好,怀古问沙鸥”,则是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他希望与友人一起吟诗作对,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忧愁;同时,他也期待与友人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共度风雨与阳光。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还展示了他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又展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望。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