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远城市,独木渡塘坳。
迸笋补篱竹,落松添屋茅。
童归携酒榼,客至得盐包。
随分山中好,低檐燕有巢。
诗句释义:
- 村居远城市,独木渡塘坳。
- 描述诗人远离尘嚣,居住在偏远的乡村,与城市的喧嚣隔绝。”独木渡塘坳”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只有一根木头横跨于池塘上。
- 迸笋补篱竹,落松添屋茅。
- 描述春天到来时,嫩笋从土里冒出尖尖来修补篱笆;而落下的松针则增添了屋顶上的茅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动的形象。
- 童归携酒榼,客至得盐包。
- 描述了孩子们归来时带着自制的酒榼,客人来访时会带着盐包。这里的”童归”和”客至”分别代表了乡村生活的两个不同场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悠闲与热闹。
- 随分山中好,低檐燕有巢。
- 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满足感,即使在简陋的屋檐下也能筑起燕子的巢穴。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译文:
在远离尘嚣的山村中,我独自坐在渡口的木桥边。
春天到来时,嫩笋从地里冒出尖尖来修补篱笆;而落下的松针则增添了屋顶上的茅草。
孩子们回来时带着自制的酒榼,客人来访时会带着盐包。
在这座简陋的屋檐下,即使是最普通的生活也充满了乐趣,因为屋檐下的燕子已经筑起了它们的家。
赏析:
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孩子们的欢乐以及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传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诗中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加鲜活,更具画面感。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