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前滩大虎头,行人愁绝欲回舟。
世闲多有虚名误,不见钱塘海逆流。
注释:
闻说前滩大虎头,行人愁绝欲回舟。
世闲多有虚名误,不见钱塘海逆流。
译文:
听说前滩的大虎头,行人愁绝欲回舟。
世间闲暇之人,常因虚名误事,却见不到真正的钱塘江海逆流。
赏析:
“闻说前滩大虎头”这句话,诗人首先通过听来了解前滩的地形地貌,这里说的“大虎头”,可能是指前滩的地形特点。在古代地理学中,河流的弯曲处往往被形象地称为“虎头”,这可能是因为水流在那里转弯形成了类似老虎头的弯曲形状。这种描述既生动又形象,让读者能够想象出前滩的地形特点。
接下来的“行人愁绝欲回舟”则表达了行人面对前滩时的心理状态。由于前滩地形的特点,行人可能会感到一种难以前进的阻力,从而产生一种“愁绝”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的地理环境带来的不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行人对未知的恐惧和忧虑。
“世闲多有虚名误”这句话,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那些追求虚名的人往往会因为名声而做出错误的决定。这里的“世闲”可能是指那些忙于名利的人或者那些追求虚名的士人。他们往往因为追求虚名而忽略了实际的情况,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行为。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不见钱塘海逆流”这句话,诗人通过对比钱塘江海的逆流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那些追求虚名的人应该像钱塘江海一样,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而不是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自由的追求,又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前滩地形特点的描述,以及对于追求虚名之人的批评,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