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丛丛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
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
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惠山翠麓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
“山势丛丛向北盘,高僧平日为开轩。”
注释:群山环绕着惠山的北面,高僧平常就开着窗户面对群山。
赏析:首句描绘了惠山的自然景观和高僧的居住环境,通过“丛丛”形容群山的密集,“向北盘”指出了山峰的方向,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秀美的山水画卷。

第二句:
“莫嫌长有车马到,真爱都无鸟雀喧。”
注释:别担心车马总是来来往往,因为真正懂得欣赏美景的人是不多的,所以不会有鸟雀在树间嬉戏。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认为真正的美景不是被频繁打扰的对象,而是能够引起人们深思或共鸣的。

第三句:
“剩长松篁留日脚,少移桃杏破云根。”
注释:只有那些长得很高的松树、竹子才有足够的影子可以留在地面上,而桃花和杏花则更少一些能冲破云雾露出地面。
赏析: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惠山的自然景色。用“日脚”、“云根”等词汇形象地表现了植物生长的特点和环境的影响,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第四句:
“十年往返未曾厌,煮茗尝泉到酒樽。”
注释:我每年来到这里不下十趟,从未尝过茶味也不会喝酒,但我依然乐在其中。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惠山的深厚情感,尽管自己没有喝茶的习惯,却仍然年复一年地来到此地,享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第五句:
“煮茗尝泉到酒樽。”
注释:煮茶品味泉水,有时还会喝到甘甜的泉水。
赏析:这句话再次强调了惠山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自然环境,还体现在它提供的种种体验上,如品茶、饮泉水,这些体验使得每一次的访问都变得格外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翠麓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悟。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验,体现了一种追求心灵宁静与自我修养的生活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