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衲下苍壁,夜光容暗投。
人追道林辈,诗入杼山流。
风吹蒹葭雨,雁横江汉秋。
须烦紫藤杖,聊与白云留。

【注释】卷衲:指穿行于山间。苍壁:青石,形容山崖。道林:指晋代著名僧人道安,字安期,俗姓谢;又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杼山:即庐山,在今安徽省境内。紫藤杖:指僧人拄的拐杖。

【赏析】这首诗是送友人归天台时写的。首联“卷衲下苍壁”,“卷衲”指穿行于山间。上句写诗人和友人来到山中,下句写夜晚,月亮高照,皎洁月光从山壁上反射下来,形成一种奇异的光。这两句是写景,为全诗创造了一种幽静、清冷的氛围。第二联“夜光容暗投”,“夜光”是宝石名,这里指月亮。“暗投”指在黑暗中发光。这两句写诗人在月色中看到一位僧人,这位僧人像夜光石一般发出幽亮的光彩,令人感到惊奇。第三联“人追道林辈”,道林是晋代著名僧人道安,字安期,俗姓谢;又指唐代诗人李商隐。这两句写诗人和友人来到山上,只见许多僧人,他们正追逐着前面的人。第四联“诗入杼山流”,“杼山”即庐山,这两句是说诗人和友人来到山下,只见诗人的诗句如泉水一样奔涌而下,流向远处。最后两句“风吹蒹葭雨,雁横江汉秋”。这两句写诗人和友人来到江边,只见风吹动芦苇,雨水打湿了芦苇,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它们排成V字形,仿佛要横过江面。第五句“须烦紫藤杖,聊与白云留”,这两句是说诗人和友人来到山顶,只见一位僧人拄着紫藤杖,他正与白云为伴。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前四句主要写了诗人所见之景——山岩、月光、夜行者、流水;后四句则描写诗人所闻之景——秋风、雨声、雁影、白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摹,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