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三神山,横绝巨鳌背。
鳌倾海水动,一峰失所在。
飞来大江中,盘礡几千载。
化为金山居,龙象错朱贝。
夙昔爱山水,江湖不暂忘。
君前或剖竹,匏系古维扬。
隐然绝胜地,旦旦遥相望。
不意二君子,招携一苇航。
高攀蹑云梯,阔视皦溟涨。
潮来隐天地,万里卷白浪。
波清云汉净,澄澈迷下上。
更深月正中,山影杳无象。
蛟鼍四面穴,形势三洲壮。
融结既难穷,丹青殊莫状。
苏侯韵高远,邵子雅趋尚。
奇观极无边,幽等端未放。
浮生阅流水,清晨造方丈。
毕景趣言归,侵星摇两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金山寺》。全诗如下:
蓬莱三神山,横绝巨鳌背。
这是第一句,描绘了金山寺所在之地的神秘和壮丽。蓬莱三神山是传说中的仙境,而横绝巨鳌背上则暗示了金山的位置高远、险峻,如同巨鳌背负着天地一般。
鳌倾海水动,一峰失所在。
这是第二句,描绘了金山寺所在的地理位置。鳌倾海水动,形容海潮涌动的景象,一峰失所在,则意味着金山在海潮中显得渺小而孤独。
飞来大江中,盘礡几千载。
这是第三句,描绘了金山与大江的关系。飞来大江中,形容金沙流入江河的情景;盘礴几千载,则暗示了金山的历史悠久,历经千年依然屹立不倒。
化为金山居,龙象错朱贝。
这是第四句,描绘了金山的神圣地位。化为金山居,意味着金山成为了人们供奉神明的场所;龙象错朱贝,则描绘了金山上的建筑瑰丽多彩,宛如神话中的龙象一般。
夙昔爱山水,江湖不暂忘。
这是第五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夙昔爱山水,表示诗人从小就喜欢山水之美;江湖不暂忘,则说明即使离开了家乡,也时刻怀念着那些美丽的山水。
君前或剖竹,匏系古维扬。
这是第六句,描绘了镇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君前或剖竹,意味着镇江附近的竹子生长茂盛,可以用来制作乐器;匏系古维扬,则描绘了镇江的历史渊源,它曾是古代扬州的一部分。
隐然绝胜地,旦旦遥相望。
这是第七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赞美之情。隐然绝胜地,意味着金山的风景秀丽独特;旦旦遥相望,则形容诗人常常仰望着金山,欣赏着它的美丽景色。
不意二君子,招携一苇航。
这是第八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不意二君子,意味着诗人没想到会有两位朋友与他一同来到这里;招携一苇航,则描绘了他们乘坐船只来到金山的情景。
高攀蹑云梯,阔视皦溟涨。
这是第九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金山上俯瞰四周的景色。高攀蹑云梯,意味着诗人站在金山上,仿佛能够攀登到云端一样;阔视皦溟涨,则形容他能够从高处看到大海的波涛汹涌。
潮来隐天地,万里卷白浪。
这是第十句,描绘了大海的壮观景象。潮来隐天地,意味着大海的潮汐变化无常,有时甚至将天地都淹没其中;万里卷白浪,则形容海浪汹涌澎湃,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掀翻过来。
波清云汉净,澄澈迷下上。
这是第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海清澈透明的赞美之情。波清云汉净,意味着大海的水色清澈透明,仿佛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澄澈迷下上,则形容湖水清澈如镜,令人陶醉其中。
更深月正中,山影杳无象。
这是第十二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更深月正中,意味着月亮已经升至高空,照亮了整个大地;山影杳无象,则形容在月光的照耀下,金山的影子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夜色吞噬一般。
蛟鼍四面穴,形势三洲壮。
这是第十三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周围环境的赞叹之情。蛟鼍四面穴,意味着金山周围有许多洞穴,这些洞穴里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形势三洲壮,则形容金山的地势险峻,周围环绕着三个岛屿,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融结既难穷,丹青殊莫状。
这是第十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美景的感慨之情。融结既难穷,意味着金山的美丽景色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丹青殊莫状,则形容画家们虽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金山的美景,但始终无法捕捉到其精髓所在。
苏侯韵高远,邵子雅趋尚。
这是第十五句,点明了诗人赞赏的对象。苏侯韵高远,指的是苏东坡的诗歌风格高远、清新脱俗;邵子雅趋尚,则指邵尧夫的诗歌风格高雅、追求理想境界。这两句分别引用了两位诗人的名字,表明诗人对他们的作品有着深厚的情感。
奇观极无边,幽等端未放。
这是第十六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奇观极无边,强调了金山的美景无与伦比;幽等端未放,则形容金山的景色虽然美丽却难以完全展现出来。
浮生阅流水,清晨造方丈。
这是第十七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浮生阅流水,意味着人生就像流水一般匆匆而过;清晨造方丈,则形容在清晨时分登上金山顶欣赏美景的心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毕景趣言归,侵星摇两桨。
这是第十八句,描绘了诗人离开金山后的情境。毕景趣言归,意味着诗人在观赏完金山美景之后就回到了家;侵星摇两桨,则形容他在回家的路上乘坐船只行驶在江面上,随着星光摇曳着双桨。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家的思念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金山的自然风光及其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又有对历史的追忆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