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方初兮霪雨降而无时,旧坊弗治兮河水泛滥而为灾。
潏汨沸渭兮澎湃奔波而霈来,崩腾覆溺兮夫岂河伯之不仁。
汗漫千里兮荡然室闾,耄稚惊号兮丘冢为家。蛟螭愤怒兮鱼鳖纵横,鼋鼍驰骛兮凫鹜飞翔。
皇天无亲兮视听以民,五序参差兮咎极以滋。圣惟唐尧兮固遭横流,臣有舜禹兮舆心所依。
御灾拯溺兮九叙可歌,四凶遂去兮二人以升。天地平成兮海隅蒙福,白马玉璧兮非神之欲。

【注释】

九诵河伯:指《诗经》中的《大雅·荡》。

清秋方初:即“清秋甫初”。清秋,即初秋。甫,通“父”,开始的意思。

霪雨降而无时:淫雨连绵不断,没有止期。

旧坊弗治:旧的坊门不修理了。

河水泛滥而为灾:黄河泛滥造成的灾害。

潏汨沸渭:潏水、汨水汇流至渭水。

滂沛奔波而霈来:滂沛,雨水充沛的样子。霈,雨露丰沛。

崩腾覆溺兮夫岂河伯之不仁:河水奔腾翻滚,淹没大地,难道河神是不仁慈的吗?

汗漫千里兮荡然室闾:洪水漫过千里,冲毁房屋。

耄稚惊号兮丘冢为家:老人和孩子都惊慌地呼号,把坟墓当作家。

蛟螭愤怒兮鱼鳖纵横,鼋鼍驰骛兮凫鹜飞翔:蛟龙、巨龟发怒,鱼鳖横行,鳄鱼在陆地上奔驰疾驰,野鸭和鹅在水里自由翱翔。

皇天无亲:上天对人间的事毫不关心。

视听以民:观察和感受民众的生活。

五序参差:四季交替,秩序井然。

咎极以滋:灾祸积累得太多。

圣惟唐尧:只有像唐尧这样的圣人能遇到。

臣有舜禹:我有幸辅佐过舜帝、禹王。

御灾拯溺:抵御洪水、拯救人民。

九叙:多次治理水患。

四凶:指夏桀时的四位暴君。

二人:指商汤、周武王两位明君。

天地平成: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海隅:海边。

蒙福:受到保佑。

白马玉璧:指祭品。

非神之欲:不是神灵的欲望。

【赏析】

《九诵·荡》是一首反映人民水患痛苦的诗,全篇通过描写洪水暴发,淹没家园的情景,歌颂了人民战胜自然灾害,保卫国家的英雄业绩。

第一段:“清秋方初兮霪雨降而无时。”清秋时节,天气刚刚转凉,大雨却接连不断,没有停歇的时候。“霪雨降而无时”的意思是说阴雨绵绵,下了又下,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为止。这里用“无时”一词,说明阴雨连绵不断,几乎要把人逼疯。

第二段:“旧坊弗治兮河水泛滥而为灾。”由于长期失修的旧坊不能防洪,河水便泛滥成灾,淹没了人们的家园。这两句诗反映了当时人们盼望修好水利,以减轻灾难的心情。

第三段:“潏汨沸渭兮澎湃奔波而霈来。”“潏”、“汨”都是小水,“渭”是渭河,“湃”是波涛汹涌的意思。这三句话的意思是:泾河、洛河里的水汇流到渭河中来,波涛滚滚地奔涌而来。

第四段:“崩腾覆溺兮夫岂河伯之不仁。”意思是:洪水奔腾翻滚,淹没大地,这难道是河神不仁义吗?这里诗人用反问句式,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重视水利、放任水灾肆虐的愤慨之情。

第五段:“汗漫千里兮荡然室闾。”洪水漫溢千里,冲毁了房屋,人们四处逃窜无处安身。这里的“汗漫”,“汗”,汗水;“漫”是水满溢出的意思。“千里”是夸张的说法,表示洪水泛滥的面积很大。“荡然”是指破坏后的惨状。“室闾”是古代的一种住房结构,这里指被洪水冲毁的房屋。“汗漫千里兮荡然室闾”这句诗,既描绘了洪水泛滥的惨状,也表现了人们对水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的深切同情。

第六段:“耄稚惊号兮丘冢为家。”老人和孩子都被惊吓得哭喊不已,他们把坟墓当作自己的家。这里的“惊号”是说孩子们吓得大哭大叫。“丘冢”是坟墓的意思。“为家”是说坟墓成了大家共同的家。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水灾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表现了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存精神。

第七段:“蛟螭愤怒兮鱼鳖纵横,鼋鼍驰骛兮凫鹜飞翔。”意思是:蛟龙、巨龟发怒,鱼鳖横行,鳄鱼在陆地上奔驰疾驰,野鸭和鹅在水里自由翱翔。这里的“愤怒”是说蛟龙、巨龟发怒了,要与人类作斗争。“纵横”形容鱼鳖活动自如。“鼋”、“鼍”都是鳖一类的水生动物。“驰骛”是马儿奔跑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鳄鱼奔驰疾走的情景。“凫”是一种水鸟,这里用来形容野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的景象。这几句诗形象地描述了水灾后大自然的荒凉景象。

第八段:“皇天无亲兮视听以民,五序参差兮咎极以滋。”“皇天”是天帝,“无亲”是说天帝对人间的事毫不关心。“视听以民”是说天帝的眼睛只盯着民间百姓的生活。“五序参差”是说四季交替有序,但灾害不断。“咎极以滋”是说因为灾祸不断,所以连年不停息,灾害越来越严重。这两句诗一方面谴责了天帝的冷漠,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去违背它。

第九段:“圣惟唐尧兮固遭横流,臣有舜禹兮舆心所依。”意思是:只有像唐尧这样的人能够遇到横流的灾害,而我有幸辅佐过舜帝、禹王,他们是我心中的依靠。“圣惟唐尧兮固遭横流”是说只有像唐尧那样的圣人才能遇到横流的灾害。唐尧时代虽然也有水灾,但他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因此没有造成更大的危害。这里用“圣惟唐尧”来比喻自己。“臣有舜禹兮舆心所依”是说自己有幸辅佐过商汤、周武王这两位圣帝明王,他们都是自己心中的依靠。商汤、周武王是历史上著名的英明君主,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水患,使国家免于危亡。这里用“有舜禹兮舆心所依”来表达对这两位君主的怀念之情。

第十段:“御灾拯溺兮九叙可歌。”意思是:抵御水灾、拯救人民啊,多次治理水患值得歌颂。“御灾拯溺”是对前面几段诗句的总结,意思是说经过多次努力,成功地抵御了水灾,拯救了民众。“九叙”是多次治理的意思。“可歌”是因为能够抵御水灾、拯救民众,是一件值得歌颂的事情。这里的“九叙”也是虚数,表示很多次的意思。“可歌”在这里是说这是值得歌颂的事情。

第十一段:“四凶遂去兮二人以升。”意思是:邪恶势力被消灭了四人一伙的恶徒也就逃跑了,两人得到了重用。“四凶”指的是当时的四个奸臣。“遂去”是说他们逃跑了。“二人以升”是说两个人得到了重用。这里的“以升”是说得到了提拔重用。这两句诗赞扬了人民的正义力量最终战胜邪恶势力,使得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前景。

第十二段:“天地平成兮海隅蒙福,白马玉璧兮非神之欲。”意思是:国家安定繁荣啊四海之内都蒙受幸福,祭品虽美但绝非神灵的贪欲。“天地平成”是说国家的安定繁荣。“海隅蒙福”是说四海之内都得到幸福。“白马玉璧”是说祭品虽美,但不是出于对神灵的贪婪欲望。这里的“非神之欲”就是“不是神灵的贪欲”,意思是说祭品虽美,但不是出于对神灵的贪婪欲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