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精阳令,当时此学仙。
炼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
藓上支棺石,云生昼影莚。
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
【注释】
过木枥观:经过木枥观。木枥,地名,在今河北大名县北。令,指刺史。精阳令,是东汉灵帝时的名士张楷的别称。张楷字孟节,沛国丰邑(今江苏徐州)人,以善行义著称。当时,这里是一个学仙的地方,张楷就在这里修炼。炼形:修炼形体。鹤:仙鹤,古代传说中长寿的象征。蜕质:脱胎换骨。蜕,脱皮。蝉:知了,夏天生,冬天死。
藓上支棺石:苔藓覆盖着的石棺上的青苔。《庄子•天地》说:“孔子游于缁帷之林,休于濠梁之上,……足音灭没于水滨。”《文选•枚乘<七发>》:“余顾趣驾而上,……于是乎乃枕石漱流,箕踞鼓琴。……于是乃使工斫斩龙文梓柱,脱落其皮,刻而成龟蛇禽兽之状,然而其间皆空窍,臷然有光,并写以大碨,纪之以草,所谓渚宫也。……故君子见其始而知其终者焉。”
云生昼影莚:云气在白天映照出树影来。云生昼影,即“云从天降”。莚,通“荟”,花丛。
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坐在船上望着山上,只见柏树郁郁葱葱。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游览一处名胜古迹——木枥观后,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题壁诗。诗中描绘了木枥观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愿望。
开头两句点明游览之地是有名的道观,且是修道者常去的地方。“精阳令”,是东汉时张楷的别号,他以善行义著称。“时此学仙”,意思是说这个地方就是学仙的地方。“精阳”二字既说明此地是修道者的聚集地,也暗示了作者对道家神仙生活的向往。“炼形初似鹤,蜕质竟如蝉”。这两句是说,修炼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形体会与仙鹤相似;修炼到最后一步,人的肉体会变成蝉。这里的炼形、蜕质都是道家修炼成仙的一种说法。
接下来四句描写木枥观周围的景物。“藓上支棺石”,是说苔藓长在石棺上。苔藓是树木生长的养分之一,所以这可以说明此处环境幽静,林木茂盛。“云生昼影莚”,是说云彩在白天投下影子。“云生昼影莚”,是说云彩在白天投下影子。“莚”,通“荟”,花丛。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林木茂密,阳光照射不到地面,所以云彩在白天投下的影子就像花一样密集。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站在山巅,放眼望去,但见满山遍野都长满了柏树,郁郁葱葱。这四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站在山巅,放眼望去,但见满山遍野都长满了柏树,郁郁葱葱。“舟中望山上,唯见柏森然”,意思是说,诗人在船上看着山上,只看到柏树林。这一句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的景物之美。
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诗中描绘了木枥观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和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