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熙宁壬子年(公元1072年),八月,在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考试结束后,作者回到嵩山和少室山之间,经过许昌,共得到二十六首大小诗。其中有十首登上嵩山。

玉女云为衣,飘摇不须捣。

空传岩下石,夜杵知谁抱。

清泉供浣濯,素月铺缯缟。

人世迫秋寒,处处砧声早。

注释:

玉女:指仙女。云为衣:形容仙女的衣服像云一样飘动。

空传岩下石:传说中仙女居住的山上,石头上常常有仙迹。空传:虚妄地流传着。

夜杵:指敲击木棒,声音可以传到远处。

清泉:清澈的泉水。供浣濯:用来洗澡。

素月:白色的月亮。

人世:人间世界。迫秋寒:被秋天的严寒所迫。

砧声早:早晨的捣衣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嵩山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仙女的衣裳,飘逸自如,仿佛不需要敲打。接着写夜晚听到敲击木棒的声音,知道有人在捣衣服。最后两句写清晨,看到清澈的泉水和洁白的月光,感受到人间的寒冷,听到人们早晨捣衣的声音。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间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