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未云久,筋骸老难再。
山林无不容,疲薾坐自碍。
自知俗缘深,毕老守阛阓。
何当御清风,不用车马载。
游太山四首·初入南山
【注释】
①“岁时”句:指一年到头的光景;“云”,通“运”;“筋骸”,指身体;“老难再”,意谓岁月不饶人,老之将至。②“山林”句:意谓山中没有容身之处(即无处可避)。③“疲薾”(pílián)坐自碍:意谓疲惫不堪,坐着也感到障碍重重。④“俗缘”二句:意谓自己知道世俗的羁绊深重,所以一辈子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⑤“何当”二句:意谓什么时候才能驾着清风上山呢?不用车马载(即乘坐)。
【赏析】
《游太山四首》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所作,当时他正在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任节度书记,这是他第一次登上泰山。诗人以清新俊逸的笔触描绘了泰山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神奇变幻的仙境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由、高尚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的一二两句,写自己初次登临泰山时的感慨。诗人由南门登山,一路观览,直至日观峰,但见万壑争流,层峦耸翠,云海茫茫,气象万千。然而诗人不禁想起:“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由于自己年岁渐长,已无法再次踏上这险峻而又神奇的山路。
中间四句写自己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诗人说,虽然山中有无数的地方可以藏身,但他仍然感到十分困难。原因是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即使勉强坐下,也觉得十分困难。诗人进一步发挥:“自知俗缘深”,意思是说,我知道自己一生都在为世俗的事情所困扰,因此才一辈子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毕老守阛阓”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诗人想象着自己将来驾着秋风登上高山,摆脱世俗的羁绊,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何当御清风”,意思是说何时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用车马载”,则更显诗人对于自由的渴望,希望脱离官场束缚,过上隐居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由、高尚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