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补官太皞墟,泮宫萧条人事疏。
日高鼾睡声嘘嘘,往还废绝门无车。
君为户曹畏简书,放怀疏懒亦似余。
相逢语笑夜踌躇,烹煮梨栗羞殽蔬。
官居一去真蘧庐,东来失计悔厥初。
夜闻桴鼓惊阎闾,事如牛毛费耘锄。
违失真性从吏胥,目视紾臂邀徐徐。
羡君不出心自如,北潭秋水多芙蕖。
青荷包饭蒲为菹,翛然独往深渊鱼。
人生如此乐有馀,胡为自投槛中狙。

【注释】

①太皞(hào)墟:传说中伏羲氏的居处,即今河南省淮阳一带。

②泮宫:古代学宫,指州郡学校。泮水:在学宫门前的池水。

③日高:太阳升高。鼾睡声嘘嘘:打鼾的声音。

④户曹:官署名,掌户口、赋税等事,为县令下属的属官。简书:书信。

⑤放怀:放宽胸怀。

⑥蘧庐:古人对简陋房屋的美称。

⑦桴鼓:击鼓鸣号,泛指军事行动。阎闾:内巷门。

⑧事如牛毛:形容事情繁复,如牛毛般多,难以应付。

⑨吏胥:官府中供驱使的小官吏。紾臂(yǎn bó):用绳带缚住手臂,这里指束缚手脚。

⑩羡君不出:羡慕你不出来做官。心自如:心情自在,无拘无束。

⑪北潭秋水:指深潭秋水的清幽景色。芙蕖(fú qú):荷花,又称芙蓉。

⑫青荷包饭:荷叶包裹着饭食。蒲为菹(jū):用蒲草制作的蔬菜。菹,一种蔬菜。

⑬翛然(xiāo rán):形容超然物外的样子。深渊鱼:比喻隐士或遁世者。

⑭胡为:为什么。自投槛中狙(jū):把自己关进笼子里,比喻自取灭亡。槛,栏杆。狙,猿猴一类的野兽,常关在笼中的动物,比喻自取灭亡的人。

【赏析】

《寄孙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是一首赠友之作。全诗以忆昔写来,先追叙与孙朴的友情,后写自己退隐后的心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己退隐生活的感慨,语言平实而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而清新恬淡。

首联回忆昔日与孙朴在太皞墟相聚的情景。太皞,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相传教民耕种,制耒耜,种五谷,因此被尊为农业神。太皞墟,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一带,古时为农业发达地区,也是商朝的重要文化中心之一。王维在此地补官时,曾与孙朴等人一起游学,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然而,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和个人原因,王维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回到官场上继续做官。这一联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那段生活的回忆以及对自己被迫离开故乡的无奈和伤感。

颔联通过描绘日出时分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日高时,人们应该起床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但作者却因为困倦而打起了呼噜。同时,他与孙朴之间的交往也变得非常稀少,几乎到了断绝的地步。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黑暗。

颈联通过描述自己在官场上的忙碌和疲惫,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厌倦。作者曾经是一个热爱自由、向往田园生活的人,但现在却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官场之中,无法摆脱世俗的枷锁。这种转变让作者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奈。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的限制和压迫。

尾联则转向了对孙朴的思念之情。作者曾经与孙朴一起游学、共度时光,如今各自在官场上奔波劳累,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这种距离让作者感到非常孤单和无助。因此,他用“羡君”一词表达对孙朴的羡慕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像孙朴一样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最后一句则直接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忆昔写来,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顾和对现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