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
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
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
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
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
直侵鱼龙居,似得鬼神役。
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
风吹渡江水,山僧午方食。
波澜洗我心,笋蕨饱我腹。
平生足游衍,壮观此云极。
铁瓮本谁安,海门复谁植。
东南递隐见,遥与此山匹。
兹游几不遂,深愧幕府客。
归时日已莫,正值江月黑。
顾视天水并,坐恐星斗湿。
使君何时罢,登览不可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游金山寺赠王谏议》。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注释:
- 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扬州眺望金山,山峦隐约,宛如一只大包裹。)- 这里的“隐”和“大如幞”都表达了金山的雄伟和壮观。
- 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我来到长江之滨,只见山峰高达两千尺。)- “朅来”意为来到,表示诗人来到了金山;“孤高”则形容了金山的孤立与高耸。
- 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僧人居住在山中,只能看到苍老的石头。)- 这两句描述了山上的和尚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只能看到苍老的石头,生活条件艰苦。
- 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金山上有许多楼阁,它们在江潮的拍打下显得格外壮观。)- 这里描绘了金山上的建筑群落,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 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清晨时分,清风收敛住雨雾,太阳照耀着金色的山峦。)- 这两句描绘了金山在清晨时分的景象,清新的空气、晴朗的天空和金色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直侵鱼龙居,似得鬼神役。(山势直指江中的水族和龙宫,仿佛得到了神鬼的庇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敬畏之情,金山的气势如同神灵一般不可侵犯。
- 我行有程度,欲去空自惜。(我行走在这金山脚下,心中不禁有些遗憾,想要离去却又觉得可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留恋之情,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 波澜洗我心,笋蕨饱我腹。(江水的波涛洗涤了我的心灵,山中的笋蕨滋养了我的身体。)- 这两句描绘了金山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感激之情。
- 平生足游衍,壮观此云极。(一生中足够欣赏这些美景,金山的壮观无与伦比。)-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赞美之情,他认为金山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 铁瓮本谁安,海门复谁植。(金山原本是谁建造的,现在又是谁继续守护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金山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关注。
- 东南递隐见,遥与此山匹。(从东南方向望去,可以看到其他山峰,与这座山峰相匹敌。)- 这两句描绘了金山与其他山峰的对比,强调了它的独特之处。
- 兹游几不遂,深愧幕府客。(这次游览未能如愿以偿,深感惭愧于自己的身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实现梦想的遗憾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 归时日已莫,正值江月黑。(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恰逢江面上月光暗淡。)-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夜景,给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感觉。
- 顾视天水并,坐恐星斗湿。(环顾四周,天空和大地融为一体,担心星星和月亮被雨水打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环境的担忧和爱护之心。
- 使君何时罢,登览不可失。(希望您能停下手头的工作,不要错过这次登高览胜的机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提醒,希望他不要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扬州金山寺的一次游历之作,通过对金山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