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举家千万口,黄蜡为粮蜜为酒。
口衔涧水拾花须,沮洳满房何不有。
山中醉饱谁得知,割脾分蜜曾无遗。
调和知与酒同法,试投曲糵真相宜。
城中禁酒如禁盗,三百青铜愁杜老。
先生年来无俸钱,一斗径须囊一倒。
餔糟不听渔父言,炼蜜深愧仙人传。
掉头不问辟谷药,忍饥不如长醉眠。
《和子瞻蜜酒歌》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词。全词描绘了蜂蜜酿造的过程,并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译文:
蜂王举起千万口,以黄蜡为粮蜜为酒。
嘴里衔着涧水,拾起花须,满屋都是花蜜,为什么不有?
山中醉饱谁得知,割脾分蜜曾无遗。
调和蜂蜜与酒的方法相同,试着投入曲糵,真相适宜。
城中禁止饮酒如禁止盗窃,三百青铜愁老杜。
先生年来无俸钱,一斗米须囊一倒。
听不进渔父的话,炼蜜深愧仙人传。
掉头不问辟谷药,忍饥不如长醉眠。
注释:
- 蜂王举起千万口:形容蜜蜂的数量众多。
- 黄蜡为粮蜜为酒:黄蜡是蜜蜂采集的花蜜酿成的蜜,可以食用也可以酿成酒。
- 口衔涧水拾花须:蜜蜂在采集花蜜时也会用嘴衔住花瓣上的花粉。
- 沮洳满房何不有:满屋子都是花蜜,为什么没有呢?
- 山中醉饱谁得知:山中人喝醉饱食,谁又能知晓呢?
- 割脾分蜜曾无遗:蜜蜂在采蜜时会将花粉储存在腹部的蜜囊中,用来制作蜂蜜。
- 调和知与酒同法:调和蜂蜜与酒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发酵来制作。
- 三百青铜愁老杜:三百斤铜铸就青铜,而杜老(杜甫)却因此而感到忧愁。
- 先生年来无俸钱:先生(苏东坡)这些年都没有俸禄收入。
- 一斗米须囊一倒:一斗米要装到一起才能倒出来。
- 听不进渔父的话:指苏东坡无法接受渔夫关于酿酒的言论。
- 炼蜜深愧仙人传:炼制蜂蜜时应该深自惭愧,毕竟这是仙人传授的技艺。
- 掉头不问辟谷药:不去考虑什么辟谷药物。
- 忍饥不如长醉眠:忍受饥饿还不如长醉不醒。
赏析:
本词通过描写蜜蜂采蜜和酿蜜的过程,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诗中的“蜂王”形象生动,描绘了蜜蜂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它们勤劳、团结、智慧的品质。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中的一些诗句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调和知与酒同法”一句,暗示了酿酒和做人的道理相通;“三百青铜愁老杜”一句则揭示了苏东坡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既描绘了蜜蜂的生活场景,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