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乱清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是一首五言律诗。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怜君古木依岩槁,西江饮尽须弥倒。
野花幽草亦何为,崄韵高篇空自恼。
万点浮溪辄长叹,一枝过岭仍夸早。
拾香不忍游尘污,嚼蕊更怜真味好。
道人遇物心有得,瓦竹相敲缘自扫。
谁知真妄了不妨,令我至今思琏老。
妙明精觉昔未识,但向闲窗看诗草。
浮云时起鸟四飞,毕竟安能乱清昊。

注释:怜:怜悯、同情。古木:古老的树木。岩槁:岩石枯槁。西江:指西边的长江。饮尽:喝干。须弥:印度神话中最高的山名,这里借指大地。崄韵:险峻的音韵。高篇:高深的文章或作品。长叹:长时间的叹息。拈:摘取。游尘污:被尘土所污染。嚼蕊:品味花蕊。真味:真正的滋味。道人:道士。瓦竹相敲:用瓦片和竹子相互敲击的声音。真妄:真实与虚幻。了:明白了。我:作者自称。妙明精觉:形容佛学造诣很高。昔:从前。未识:不知道。安能乱清昊:怎么能扰乱清明的天空。

赏析:
此诗以”怜”开首,表达了诗人对古木的深厚情感。接着诗人描述了西江之水已经饮尽,大地须弥倒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然后诗人转向了自然界中的野花、小草,询问它们存在的意义,但又感到无奈、烦恼。最后几句,诗人通过采摘花朵、欣赏花朵,品味到了花朵的真正滋味,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道人的尊敬和赞美。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生命、宇宙、真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整首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