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注释: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蹇拱辰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给友人蹇拱辰写诗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

第一句“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诗人以黄庭内外篇为引,强调了作者原本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神仙之道。这里,诗人用“黄庭内外篇”作为诗歌的主题,表达了他对于修炼和修行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修炼和修行是一种内心的洗涤和提升,而非外在的求仙求道。

第二句“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诗人通过描写月亮和朝日的变化,来表现自己的心境的变化。夜晚看到一片残月,而早晨则看到朝日的光辉,这种对比让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沉沦走向升华。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第三句“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诗人以“一暑一寒”来形容自己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考验后变得更加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能够与自然万物相通。

第四句“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诗人以“亭亭孤立”来形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选择,表示自己虽然孤独但依然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同时,也引用了古代哲学家老子的名言“至哉道师昔云然”,来表达自己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一句“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诗人以“既已得之戒不传”来表明他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不再需要依赖他人或传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不会停止,会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