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守山阳,羡君食淮鱼。
送君使钟陵,羡君江上居。
怜君喜为吏,临行不唏嘘。
纷纷出歌舞,绿发照琼梳。
归鞍踏凉月,倒尽清樽馀。
嗟我病且衰,兀然守文书。
齿疏懒食肉,一饭甘青蔬。
爱水亦已乾,尘土生空渠。
清贫虽非病,简易由无储。
家使赤脚妪,何烦短辕车。
君船系东桥,兹行尚徐徐。
对我竟不饮,问君独何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类试题,题干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分析。

  1. 第一句“送君守山阳,羡君食淮鱼”,写诗人送别表弟到山阳,羡慕他能吃淮鱼。淮鱼指淮河中的鱼类(今江苏北部)。这两句诗中,“守”“羡”两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诗人与表弟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写出了诗人对淮河之鱼的喜爱之情。
  2. 第二句“送君使钟陵,羡君江上居”,写诗人送别到钟陵,羡慕他住在江上。钟陵在安徽芜湖市南。“羡君”是说“我”羡慕你住的地方。江上,即江边。这两句诗中,“使”“羡”两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诗人与表弟之间的亲昵关系,也写出了诗人对江水景色的喜爱之情。
  3. “怜君喜为吏,临行不唏嘘”,写诗人同情地为表弟作官而高兴,并祝愿他一路顺风,不要悲伤。“怜”,同情。“吏”,官吏。这两句诗中,“喜”“唏嘘”两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作者对表弟的深厚感情,又写出了作者希望表弟能够顺利做官的美好祝愿。
  4. “纷纷出歌舞,绿发照琼梳”,写宴会上歌女舞女纷纷出场跳舞唱歌,她们梳着绿发,穿着华丽的衣裙。“纷”,多而杂乱。“出歌舞”,指歌舞表演。“绿发”,形容歌女们的发色。“琼梳”,形容歌女们梳妆用的玉梳。这两句诗中,“纷”“出”“歌”“舞”“绿”“梳”六词连用,既生动形象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又写出了歌女们的艳丽容貌。
  5. “归鞍踏凉月,倒尽清樽馀”,写诗人送别表弟后回到家里,骑着马走回家的路上,看到月光洒在大地上,于是将酒喝光。“归鞍”,指回到家里的马。这里借代了诗人自己。这两句诗中,“归”、“凉月”、“尽”、“清樽”四词连用,不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骑马回家的情景,而且通过动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6. “嗟我病且衰,兀然守文书”,写诗人身体不好,但仍然坚持工作,只是显得有些呆板。“嗟”,感叹。“兀然”,形容呆板的样子。“病且衰”是说诗人身体不好,年事已高;“兀然”则是说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坚持工作。这两句诗中,“病”“衰”“兀然”三词连用,表现了诗人身体不佳却依然执着于工作的情况。
  7. “齿疏懒食肉,一饭甘青蔬”,写诗人牙齿已经松动了,懒得吃肉,只吃一些青蔬。“齿疏”指牙齿松动。“甘”,乐意。“青蔬”指没有煮熟的蔬菜。这两句诗中,“齿疏”“懒食”“一饭”三词连用,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又表现了诗人对于简朴清苦生活的热爱。
  8. “爱水亦已乾,尘土生空渠”,写诗人喜爱清洁,因此水已经干了,泥土滋生了杂草。“爱水”,指喜欢清洁的水。“亦”表示转折,说明诗人虽然喜欢清洁,但生活条件艰苦。“土”指泥土。“渠”,引渠,引水沟。这两句诗中,“爱”“乾”“尘土”“生”“空”“渠”等六个词连用,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生活艰辛的状况,又体现了诗人对于清洁生活的热爱。
  9. “清贫虽非病,简易由无储”,写诗人尽管贫穷,但并不感到苦恼,原因是他简单朴素,不需要储存财物。“清贫”,指贫穷。“非”,表示否定的语气。“储”,积蓄。这两句诗中,“清贫”“非”“简易”“由无”“储”五组词语连用,不仅生动地刻画了诗人清贫朴素、安贫乐道的品质,而且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和乐观精神。
    【答案】
    译文:
    送你去当县令守在山阳,我真羡慕你能吃着淮河中的鱼。送你到钟陵去做官,我真羡慕你在江边居住。
    你喜欢做官,我为你高兴;临行前不流泪,是因为我理解你的心情。
    宴会上歌舞升平,歌女舞女们打扮得像仙女一样美丽。
    回到家乡乘着马车走在凉月下,喝光了酒杯只剩下余下的清酒。
    我因病体衰弱,只能呆板地处理文书;头发稀疏懒得吃肉,只有一碗青菜吃得津津有味。
    我喜爱清水,它已干涸了;泥土滋生野草,生长在空荡的渠道里。
    清贫不是病,我简单朴素,不需要积攒钱财。
    家里派来赤脚仆人,何必用车拉呢?你船系在东桥上,此行慢慢前行。
    我与你喝酒不喝,问你为什么如此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