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卢鸿草堂图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注释解释:

  1.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这里描述过去游览泰山的旅程,以及在东麓(即泰山东北麓)的卢岩山。
  2.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直上指的是直接攀登,登上了登封坛;一夜之间茧生足,形容旅途辛苦或经历。
  3.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径直返回,不再前往其他地方;眼前只有山川景色,但已无昔日之景可追忆。
  4.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不知道是否有十志(指十篇志文),但即使展开也不超过一幅(画布)。
  5. 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在某个地方(可能是卢岩山)有一卢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穿着粗衣,在树上遮阴。
  6. 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已经成为超脱世俗的人,行走和停留都无需记录(如被记录或评价)。
  7. 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一生的时间如同装入箱子里的衣物(比喻为短暂、易逝);与狗马一同捆扎在一起,表示生命短暂且价值有限。
  8. 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感叹自己被世事束缚,回到家乡后拥有一间茅屋。
  9. 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江边有百亩田地,清澈的泉水映照着修长的竹子。
  10. 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还希望能够逃离姓名(不被世人所知),不再绘制(或收藏)图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鸿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泊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