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简馀事,犹读内景经。
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
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注释】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苏轼的《东坡志林》中记载,苏辙曾作《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中苏轼也作了二十首和诗。
简余事:简化日常琐事。
内景经:佛教经书,内容是关于修行的。
浮尘扫欲尽:扫除世间一切纷扰。
火枣行当成:像火枣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委群动:放下所有的烦心事,让心灵得到放松。
永夜依寒更:整夜都在寒风中等待。
低帷閟重屋:关闭窗帘,隔绝外界干扰。
微月流中庭:月光洒在庭院里。
依松白露上:松树的枝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
历坎幽泉鸣:经过山涧时听到泉水的轰鸣声。
功从猛士得:从勇猛的战士身上学到力量。
儿女情:儿女之间的情感纠纷。
【赏析】
这是苏轼对友人苏辙的和诗。苏辙原作《和渊明饮酒二十首》,苏轼也有二十首和诗,共四十首。这些诗歌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美。
第一首写苏轼在家中处理日常琐事,但仍不忘阅读内景经。内景经是佛教经书,内容是关于修行的。这里表示苏轼虽然身处俗世,但仍然保持着一颗修行的心。
第二首描述了清晨时分的场景。苏轼放下所有烦恼事,让心灵得到放松。他整夜都在寒风中等待,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第三首描绘了晚上的景象。苏轼关闭了窗帘,与外界隔绝。月光洒在庭院里,松树的枝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经过山涧时听到泉水的轰鸣声。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腻,展现了夜晚的美丽景色。
第四首表达了作者对勇猛战士的敬仰之情。他认为从勇士的身上学到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这里的“勇猛”一词既指肉体上的强壮,也指精神上的勇气和决心。
第五首描述了男女之情。作者认为应该远离儿女之间的情感纠纷,专注于事业的发展。这里的“儿女情”是指家庭琐事和琐碎的情感,而“不取”则表示要舍弃或超越这些。
第六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他观察并赞美了四季变换的美丽景色:春天花朵盛开;夏天绿叶茂盛;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花飞舞。这些诗句都非常优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第七首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生活中的幸福来自于简单和宁静。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还能使人更加接近自然和宇宙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