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荔支止嘉州,馀波及眉半有不。
稻糠宿火却霜霰,结子仅与黄金侔。
近闻闽尹传种法,移种成都出巴峡。
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
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
思归不复为莼菜,欲及炎风朝露匀。
平居着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
海边百物非平生,独数山前荔支好。
荔支色味巧留人,不管年来白发新。
得归便拟寻乡路,枣栗园林不须顾。
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宁附书老农圃。

诗句解析与译文对照:

  1. 奉同子瞻荔支叹
  • 注释:这是苏轼的一首诗。“子瞻”是指苏轼本人,他在这里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
  1. 蜀中荔支止嘉州,馀波及眉半有不
  • 注释:四川的荔枝仅在嘉州(今四川省乐山市)盛产,其余地方很少见。这里的“眉半”指的是眉州,即今天的眉山县。
  1. 稻糠宿火却霜霰,结子仅与黄金侔
  • 注释:用稻壳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去覆盖荔枝树的果实,可以抵御严寒和霜雪,使得荔枝能在冬天成熟。这里的“黄金侔”意味着荔枝的价值相当于金子。
  1. 近闻闽尹传种法,移种成都出巴峡
  • 注释:最近听说闽地(福建)有人学会了种植荔枝的技术,并将这种技术移植到成都一带。
  1. 名园竞撷绛纱苞,蜜渍琼肤甘且滑
  • 注释:在有名的园林中,人们争相采摘荔枝,将其包裹在红色的纱袋里,这样可以使荔枝保持新鲜,同时口感甘甜多汁。
  1. 北游京洛堕红尘,箬笼白晒称最珍
  • 注释:苏轼向北游历京城洛阳时,被那里的红尘所困扰,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在炎热的夏天暴晒荔枝,使其成为最珍贵的水果。
  1. 思归不复为莼菜,欲及炎风朝露匀
  • 注释:苏轼想要返回故乡,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吃莼菜(一种水生蔬菜),而是想趁着夏日的炎热和晨露来享用美味的荔枝。
  1. 平居着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
  • 注释:苏轼平时喜欢骑马出行,但由于公务繁忙,他不得不放弃这个爱好。后来他被贬谪到岭南,那里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
  1. 海边百物非平生,独数山前荔支好
  • 注释:在海边的各种物品中,只有山上的荔枝才是最让人怀念的。这里的“山前”是指靠近山的地方。
  1. 荔支色味巧留人,不管年来白发新
  • 注释:荔枝的色泽和味道都能让人留恋忘返,即使岁月如歌,我也愿意沉醉其中,不去理会自己的年岁已增长。
  1. 得归便拟寻乡路,枣栗园林不须顾
  • 注释:一旦有机会回家,我打算寻找那些熟悉的乡间小路,回到家乡享受那份宁静和美好。至于其他繁华的园林,就不再去顾及了。
  1. 青枝丹实须十株,丁宁附书老农圃
  • 注释:我需要十株青翠的荔枝树枝和硕果累累的荔枝树苗,请你务必将这些信息写下来并转交给我。这里的“老农圃”可能是指有经验的老农或者园艺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