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无大过,临老重复止。
自言衰病根,恐在酒杯里。
今年各南迁,百事付诸子。
谁言瘴雾中,乃有相逢喜。
连床闻动息,一夜再三起。
溯流俯仰得,此病竟何理。
平生不尤人,未免亦求己。
非酒犹止之,其馀真止矣。
飘然从孔公,乘桴南海涘。
路逢安期生,一笑千万祀。

《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一首诗,作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

【注释】

  • 少年:指年轻时。
  • 大过:严重的过错。
  • 临老:到了老年。
  • 重复:多次。
  • 衰病根:衰老病痛的原因。
  • 南迁:指避居南方的瘴疠地区。
  • 百事:各种事情。
  • 相逢喜:指在瘴疠之地与朋友相遇而感到高兴。
  • 连床:并排躺在床上。
  • 动息:动静、睡眠和饮食等。
  • 溯流:逆水而行,形容步行或行走时身体向前倾斜。
  • 俯仰得:指身体前倾后仰。
  • 此病竟何理:这种病症为什么是这样的原因?。
  • 求己:自求其咎,自我责备。
  • 孔公:指孔子,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 乘桴:乘坐木筏渡海。
  • 南海:中国南方的大海。
  • 安期生:传说中的神仙,传说他居住在蓬莱仙岛附近,能长生不老。

【译文】
我年轻的时候犯过大错,到了老年才多次戒酒。
自己说病痛的根本在于酒杯,恐怕是因为酒的缘故。
今年我们各自南迁到南方的瘴疠之地,把一切都托付给儿子们。
谁说在瘴疠之中才能遇到朋友,相逢却有喜悦?
并排躺在床上可以听到彼此的动静,一夜之间多次起身。
逆着水流向前走去仰头看水,这种病痛到底有什么道理?
平生从不责怪别人,也不免要求自己。
不是酒的问题,而是其他的原因,其他的疾病都不存在了。
飘然如孔夫子般从孔家出走,渡过大海来到南海边。
途中遇到了仙人安期生,和他一笑千万世都不会消逝。
【赏析】
此诗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谪黄州,后来又迁至汝州、徐州。他在这些地方生活了几年的时间,其间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此诗就是他在汝州期间写给友人的信。

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不是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他认为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往往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因此,他主张人们应该放下心中的负担,享受生活的快乐。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自然,但含义深刻。它通过描述自己在南方的生活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