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敝庐寄西南,不归三纪今何堪。
卜营菟裘阅岁三,西成黍豆馀石甔。
借功田家并钁杴,农事未起来不嫌。
并遣浮客从丁男,芒鞋秃巾短后衫。
杵声登登骇闾阎,期我一月久不厌。
我方穷困人所谙,有求不答心自甘。
一言见许不妄谈,饮汝信厚心怀惭。
晨炊暮饷增醯盐,归时不碍田与蚕。

将筑南屋借功田家

先人敝庐寄西南,不归三纪今何堪。

卜营菟裘阅岁三,西成黍豆馀石甔。

借功田家并钁杴,农事未起来不嫌。

并遣浮客从丁男,芒鞋秃巾短后衫。

杵声登登骇闾阎,期我一月久不厌。

我方穷困人所谙,有求不答心自甘。

一言见许不妄谈,饮汝信厚心怀惭。

晨炊暮饷增醯盐,归时不碍田与蚕。

注释:

  • 先人:指已故的祖先。
  • 敝庐:破旧的房子。
  • 西南:方向,指东南方。
  • 卜营菟裘:选择一块适合居住的地方。菟裘是古代一种隐居的场所。
  • 西成:秋天的收成。
  • 并钁杴:一同锄草、割草等农忙工作。
  • 浮客:流民或无固定住处的外来人。
  • 茅茨:用茅草盖的屋顶。
  • 闾阎:里门、街巷。
  • 期:希望,期盼。
  • 穷困:生活贫困。
  • 所:指示代词,这里用来指自己。
  • 见许:被允许,得到许可。
  • 言:这里指承诺的话。
  • 信厚:诚实、厚道。
  • 晨炊暮饷:早晨做饭,晚上送饭。
  • 归时:回到家的时候。

译文:
先人的破旧房子在东南方向,离开已经三年了,现在的自己哪里承受得了这样的重压呢?我选择了一个适合耕种的地方来定居,每年秋天都能收获满满的粮食和蔬菜。为了帮助田家完成农活,我也一起参与其中,一起锄草割草。这些流民和我一同劳作,虽然辛苦但是不嫌累。我也会派一些没有家的人和他们一起劳动,他们穿着简陋的衣服,拿着农具。每当听到他们的捣米声,都会让我感到震惊。我希望能和他们共度一个月的时间,但不会妨碍到我和田家的农事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家乡为田家帮忙的经历。通过具体的农事活动,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了解和尊重,也表达了自己虽然生活困苦但愿意帮助他人的善良品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了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