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兰非不嘉,当门自宜锄。
矧此恶木阴,久妨长者车。
仆夫砺寻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疏。
植根虽云固,伐去曾须臾。
我涂虽不宽,出入自有馀。
开门听还往,并纳贤与愚。
荒秽一朝尽,来者皆虚徐。

【注释】

  1. 芳兰:香花。嘉:美好。锄:除去,铲除。
  2. 矧:况,何况。此:指恶木,这里比喻小人或坏人。阴:隐蔽。
  3. 久:长久。妨:妨碍,阻挡。长者:年长的人。车:代指车子,喻指人。
  4. 砺(lì):磨砺。寻斧:即“利斧”。锐利的斧头。
  5. 扶疏:茂盛的样子。柯条:树的枝条。
  6. 植根:栽种的树根,这里指树木。云: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说”。
  7. 除:除草。日方:正,刚刚。
  8. 余:我,这里指自己。涂:道路,借指前途。
  9. 荒秽:杂草。一朝尽:一下子都扫除干净。
  10. 虚徐: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除路边杂草丛生之恶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风气清明,人人为善的愿望。

首句“伐双谷”,直接点明主题,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诗。接着四句以“芳兰”与“恶木”作对比,赞美“芳兰”之美,同时指出恶木的坏处,暗喻那些危害社会、阻碍进步的不良分子。五至七句写清除恶木的过程和结果。诗人亲自动手,挥斧砍除,但恶木生长旺盛,难以一时清除。然而,诗人并不灰心,而是继续努力,最终使恶木被彻底铲除。

接下来两句通过“仆夫”、“日方”、“柯条”、“扶疏”等意象,描绘了诗人辛勤劳作的场景。这些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六句则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认为,虽然自己的道路并不宽敞,但却能够容纳贤能之人和愚笨之人,这体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包容大度的人生态度。而当他看到路边杂草被清理干净,人们心情愉快地行走时,不禁感到由衷的喜悦。这种喜悦来自于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也来自于对个人成长和进步的信心。

此诗通过描绘清除路边恶木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品质。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