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
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
剩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
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大涤洞天留题》。以下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冉冉云根手可采,天然泉石故相参: 这里的“冉冉云根”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巅,而“手可采”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手采摘这些云雾的感觉。“天然泉石”则描绘了自然形成的山水景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想要亲自体验这种自然美景的愿望。

  2. 仙家永日元无夜,虚室冷风每自南: 这句诗中的“仙家”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而“永日”则表示长久的时间。“元无夜”意味着没有夜晚。“冷风”则传达了一种清凉的感觉。整句诗描述了在仙家修行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缓慢,夜晚也不再是那么重要。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修炼成仙、追求长生不老境界的向往。

  3. 剩办芒鞋寻隐躅,更从羽士纵玄谈: “剩办”意为准备,“芒鞋”指的是草鞋,这里用来比喻隐居生活。“寻隐躅”是指寻找隐居的踪迹或方式。“羽士”是指道士,“纵玄谈”则是谈论玄妙之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隐居修行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与道士交流,学习玄妙之学。

  4. 真空不在多言论,学道何如啖蔗甘: “真空”是佛教中的一种概念,指宇宙万物本原的空性。“言多”则意味着过多的言语和理论。“学道”指的是学习道教或道家之道。“啖蔗甘”则用来形容品尝蔗糖带来的甘甜。这两句诗强调了真正的修为不在于言语和理论的堆砌,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实践。诗人认为学习道法应该像品尝甘蔗一样,享受其内在的甘甜和纯净,而不是被外界的言语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对道家修行生活的赞美和描述。他通过描绘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修炼道法的理解,展现了他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