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
窥者在尔心,凿者在尔力。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
巢父亭
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
窥者在尔心,凿者在尔力。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
注释:巢父亭:指陶渊明所建的“五柳先生宅”。巢父:传说中古代隐士,尧时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泊然:安详。
巢一枝:像鸟巢一样栖息在树枝上。
常静不待息:常常安于宁静而不急躁。
天地存遗井:大地和天空都存留着这口井的遗迹。
清德:高洁的品德。
窥者在尔心:那些观察你内心的人。
凿者在尔力:那些挖掘你力量的人。
何为病夏畦:为什么说你的田地(或事业)是病了。
俯仰无惭色:即使低头弯腰也不会感到惭愧。
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期间所作。他辞去官职后,回到故乡,在庐山下开荒种田,过着隐居的生活。诗人在诗中写道:“我志在删述,沦没于今五十年。”可见诗人一生志业未成,仕途失意。因此,他在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思想境界,并以此自慰。全诗写隐者生活,语简意深,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