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州阴德即仙资。
具州阴德即仙资。
句一注释:阴德,指默默的善行和积德行善;仙资,是成仙的资质。
翻译:在具州默默地行善,就是拥有了成仙的资质。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默默行善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潜在价值。同时,它也体现了对成仙这一崇高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具州阴德即仙资。
具州阴德即仙资。
句一注释:阴德,指默默的善行和积德行善;仙资,是成仙的资质。
翻译:在具州默默地行善,就是拥有了成仙的资质。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默默行善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实现人生目标的潜在价值。同时,它也体现了对成仙这一崇高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 1.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在江边高耸的岩石上,有一座石头像极了慈祥的母亲,而船夫们则指着它,仿佛在谈论着“慈母石”。 2.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我听闻了“慈母石”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父母对我的关怀之情。 3. 我思父母偏伤悲。:每当想到父母,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悲伤和愧疚。 4.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回想起小时候,我们家非常贫穷
巢父亭 泊然巢一枝,常静不待息。 天地存遗井,聊以见清德。 窥者在尔心,凿者在尔力。 何为病夏畦,俯仰无惭色。 注释:巢父亭:指陶渊明所建的“五柳先生宅”。巢父:传说中古代隐士,尧时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泊然:安详。 巢一枝:像鸟巢一样栖息在树枝上。 常静不待息:常常安于宁静而不急躁。 天地存遗井:大地和天空都存留着这口井的遗迹。
【注释】 长松青似染:长松苍翠,颜色像用染料染过一样。 高杉翠欲滴:高大的杉树,枝叶郁郁葱葱,好像要滴下绿水滴来。 馀阴入轩来:余光从窗边透进来。 满座琉璃色:座位上都是琉璃瓦的装饰。 万缘自然息:所有的烦恼都随着这香烟消失了。 【赏析】 《游碧照庵》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碧照庵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禅宗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句“长松青似染
《游天台桐柏观二首》是宋代诗人罗适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及哲学元素。下面将一一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诗句原文: 金庭福地竟如何,当日山前异事多。 子晋高风传世表,仙翁遗迹在岩阿。 三清路远须由学,九转功成岂怕魔。 我有玉符真诀在,黄衣谁肯远相过。 2. 译文解读: - 金庭福地竟如何?:表达了对天台桐柏观的赞美,认为这里是福地,充满了神奇与祥瑞。 - 当日山前异事多。
【注释】 京城:指京城长安,诗人曾官居京城长安。天台:在今浙江省天台县。相知:相互了解、赏识之意,此指诗友之间互相了解和赏识。心绕:心中盘旋,萦绕。四散飞:四处飞扬。记得:记念。小田桥:在长安城北,是通往天台山的必经之路。月:指月光。五更河露湿人衣:五更时河水已结冰,露水打湿了行人的衣服。 【赏析】 首句“京城湿墨遗相知”,京城长安,是作者任职的地方,这里用“京城湿墨”形容自己被贬谪至此
【注释】 移:转移。忠孝:忠于君主,孝于父母。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以及他立志报母恩、尽忠报国的决心。 首句“呜呼罔极恩难报”,感叹母恩深重难以回报,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敬爱和怀念之情。 第二句“于今赖有移忠孝”,表达了作者决心以忠诚和孝顺报效国家,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句“行当竭力事明君”,表达了作者要竭尽所能效忠明君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长忆溪桥避暑时,天风六月袭人肌。 水随地脉来无尽,云过山头去不知。 拂面稚松应偃盖,当年游子已庞眉。 凭师莫动溪边石,留待东归题好诗。 译文及注释: 忆梁王寺过远桥寄昉师 怀念在梁王寺的远桥上度过的夏天。 夏天的天风吹袭着肌肤,让人感到凉爽。 水流顺着大地的脉络而来,没有尽头; 而天上的云彩越过了山峰,却不知道它们会飘到哪里去。 那轻拂脸面的嫩松应该已经高高扬起它的枝叶,
寄题池亭兼赠吕道正二首 太一仙人天上来,口传丹诀养真胎。赤城道士谁堪论,白发先生或姓回。 注释:太一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他们居住在天空之上,拥有超凡的能力。口传丹诀指的是传授修炼者以道家炼丹的秘诀和技巧,用以养护身体和延长生命。赤城山是一位著名的道士隐居之地,他的修为高深莫测,无人能及。白发先生可能是指一位年长的道士,他的胡须已经斑白,象征着他已经修炼了很长时间。 赏析
【注释】: 欲访琳宫入翠微:意欲去访问那神秘的宫殿。 满山烟雨正梅时:满山都是烟雨,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神仙事秘人难问:神仙的事情难以向他询问。 造化功深世莫知:造化的功夫深厚,世人不知道。 海近应通三岛信,年多空见八分碑:海很近,应该能通往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的信,但是多年来只看到蓬莱山上有一块八分高的石碑。 身中龙虎吞天地,谁肯留心继炼师:自己的身体中有龙虎,能够吞食天地
日移竹影侵棋局。 译文: 阳光渐渐移动,竹林的影子投射在棋盘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迟日”二字,既指春日的暖阳,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希望。而“竹影”与“棋局”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人生的智慧与策略。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情感
【注释】: 无风——指没有狂风。 烟焰直——指烟气、火焰直冲云霄,形容火焰熊熊燃烧,势不可挡。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烈火熊熊的壮观场面。诗人以“无风”二字为全篇定下基调,突出了火势之猛和气势之威。“烟焰直”,则进一步描绘了火势之大,形象地表现了火的炽热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全诗语言简练,却意境深远,生动地刻画出了大火的磅礴气势
注释:赤岸,指岸边的泥土是红色的。朝霞,早晨的云霞。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以赤岸为题,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晨景。首句“赤岸若朝霞”,用比喻的手法,把岸边的泥土比作朝霞,生动形象地勾勒出红土与朝霞相映的美丽画面。第二句“水明山影入长空”,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色。水面清澈,山峰倒影在天空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第三句“渔歌遥隔两重溪”描绘了远离家乡的渔民们的生活。他们唱着歌声,隔着两重溪水
【注释】: 公:指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南朝齐梁时道士、炼丹术家,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南徐州录事参军、奉朝请等职。晚年隐居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著有《冥通记》、《真诰》等。《隋书·经籍志》著录《陶隐居集》10卷,已散佚。 容州,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一带。唐时称岭南道容州,属邕州都督府管辖。 陶弘景一生崇尚道教。他不仅精于医药,而且精通方技,善辟谷导引之术
【注释】闲立:静立。晚来:晚上。小溪:指溪水。看彻:看见。遥峰:远处的山峰。入紫烟:隐没在紫色烟雾中。四壁尽堪供我隐,一寒未至乞人怜:周围环境可以让我隐居,但还没有寒冷,乞丐们还受着冻。功名不与樽前事,时序宁知局上迁:功名之事并不取决于喝酒,时间的变化也不会使局势发生变化。可笑区区当世士:可叹那些身居当代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居后所作。作者在诗中以“闲”字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王建。下面是对诗句的逐行翻译: - 游春 - 春浓无处不相宜,草暖云昏二月时。 - 译文:春天的气息浓厚,到处都是适宜的景色,草儿温暖,云朵朦胧,正是二月的时分。 - 蝶舞花梢风细细,莺啼柳底日迟迟。 - 译文:蝴蝶在花梢上翩翩起舞,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缓缓地洒在柳树的根部。 - 模将景物归诗卷,判得光阴付酒卮。 - 译文:将眼前的美景用诗歌描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