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
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
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
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
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
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
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
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
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生卒年:?-?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
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
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
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
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
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
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
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
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生卒年:?-?
吴伯宗的《八疑诗应制·世事多因广客蛇》:金偿同舍岂咨嗟。拂尘饭甑疑偷饭,纳履瓜田道窃瓜。 马援无心怀薏苡,广平有意赋梅花。烧残蜡炬逢天晓,误向窗前浣碧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首句中的“世事多因广客蛇”便揭示了诗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往往将责任归咎于他人。这种心理可能源自于人们对于自身行为的自省和反思。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皇帝恩宠的诗歌,其内容如下: 诗: 谢御赐紫金牙鱼袍一袭 译文: 感谢皇帝赐予我这件紫色金牙鱼皮制成的华丽官服! 注释: 紫金牙鱼 - 指用珍贵的鱼类制成的衣料,颜色为紫色。 鱼袍 - 即鱼形的衣服,此处指皇帝所赐。 御赐 - 皇帝亲自给予的赏赐。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首句直接点明受赐者的身份和赏赐物品,然后详细描述了衣服的质地
龙虎山河御气通,遥瞻帝阙五云中。 英雄尽入江东籍,将帅多收蓟北功。 礼乐日跻三代盛,梯航岁贡万方同。 都将盛德熙文治,殊俗全还太古风。 【注释】:龙虎山:山名,在江西省。“山河御气”句:意思是说龙虎山有灵气,所以皇帝的祥瑞之气从山间流过,直达天庭。“遥瞻”二句:意思是说远望皇宫,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英雄”二句:意思是说英雄豪杰都聚集于东南地区。“将帅”二句:意思是说将帅们在北方立功
【注释】 《南京诗应制》是元朝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至正十一年(1351年),萨都剌任陕西行枢密院参知政事,因“荐举贤才,不遗微贱”而被召至京师,赐宴赋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赞颂了皇帝的功绩,最后两句则对皇帝表示了忠心的祝愿和赞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制诗,歌颂了元文宗圣明的政治,表达了作者对元文宗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 首联
【注释】 黄道天晴拥佩珂:黄道,指皇帝所走的道路。天晴,天气晴朗。拥佩珂,指天子出行时,随从的人手持玉饰(佩珂)。 金陵王气漠然多: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古时称六代故都;“王气”,这里指帝王的气象;“漠然”,形容气势宏大而不可测度。 江吞彭蠡来三蜀:江,指长江;吞,吞没的意思;彭蠡,古代湖泊名;三蜀,四川的别称,这里泛指四川一带。 地接昆崙带九河:昆崙,神话中昆仑山;“九河”,指黄河的上源九条大河
《入京五首·其一》是明朝吴伯宗的一首著名诗作,描绘了诗人对京城繁华景象的第一印象。接下来将逐句进行释义: 1. 虎踞龙蟠十二门:这句描述了北京城的雄伟壮观,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2. 王侯第宅若云屯:这里比喻了京城中权贵之家之多,如云般密集,显示了京城的繁华与富庶。 3. 百蛮入贡天威重:指的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体现了朝廷的威严和影响力。 4. 四海朝元国势尊
入京五首其四 诗句解析: 1. 大明宫阙势岧峣:“大明宫阙”指的是宏伟壮丽的皇宫,“岧峣”意指高耸入云。这句表达了宫阙的雄伟与壮观。 2. 万岁声呼山动摇:“万岁”是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声呼”形容声音之大,足以使山都为之震动。这里形容宫中举行的盛大庆典或仪式的热闹场面。 3. 金殿九重明日月:“金殿”指装饰华丽的宫殿,“九重”表示层层叠叠,极为庄严。此句描绘了宫殿的辉煌和神圣。 4.
【注释】 鳌头:指皇帝,比喻为帝王所控制。花簇仗:指花枝装饰的仪仗。豹尾:指乐队中的乐师,因乐师手持乐器,形似豹尾,故称。九门:指宫城之九重门。黄道:指皇帝出巡时经过的道路。万乘:古代天子的代称。华盖:天子所乘的车。庆云:吉祥的彩云。紫荆山:即南京钟山,山上有紫金山天文台。水绕花飞:指江水环绕皇宫,花木在御沟边盛开。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应制之作,应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春至夏期间所作
【注释】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在山东省。 佳气——美好的气息。 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是用“三山”代指仙境。 奠(dìn)——奠定。 香——香气。 沆瀣(hàng xè)——甘美的露水。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所持的玉手杖,这里比喻皇帝的车驾。 旌旂(jīng qí)——军旗,这里指仪仗。 严千骑——整齐地排列着千名骑士。 六龙:古代天子所乘的六匹马,这里比喻皇帝的车驾。
解析与翻译 诗句逐句释义 1. 三年游宦客京师:这一句表达的是作者在京城(即京师,古时候的首都)度过了三年时间,作为官员四处奔波。"游宦"意味着四处为官,"客京师"则表明他身处京师之中,形容其忙碌而充满政治活动的状态。 2. 长忆丰城送别时:此句表达了对过去在丰城(地名,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者曾任职的地方)被送别的记忆深刻,"丰城"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丰城市,一个因丰饶而闻名的地方
何派行,字应充,一字方洲,是明代的诗人。以下是对何派生生平和成就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简介 - 早年经历:何派行的祖籍四川,先世后迁至小榄。他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参加乡试中举人。 - 进士及第:何派行在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成功考中进士。他的科举生涯可谓圆满,从举人到进士再到太仆寺卿,每一步都走得十分顺利。 - 官职经历:何派行在成为进士后,官至太仆寺卿。这个职位虽非显赫
何体性是明代诗人,字其睿,自号介丘山人,是顺德人。 何体性生活在明朝万历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何体性的作品在后世得到了一定的评价,尤其是在《朗吟轩稿》等作品中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艺术表达的热情
李因是明代浙江绍兴人,字是庵,号龛山逸史、今生,是著名的女诗人和画家。 李因的生平和成就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才能和社会角色,使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