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蟠十二门,王侯第宅若云屯。
百蛮入贡天威重,四海朝元国势尊。
晓日旌旂明禁路,春风箫管沸名园。
唐尧虞舜今皇是,未必江潭老屈原。
《入京五首·其一》是明朝吴伯宗的一首著名诗作,描绘了诗人对京城繁华景象的第一印象。接下来将逐句进行释义:
虎踞龙蟠十二门:这句描述了北京城的雄伟壮观,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王侯第宅若云屯:这里比喻了京城中权贵之家之多,如云般密集,显示了京城的繁华与富庶。
百蛮入贡天威重:指的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体现了朝廷的威严和影响力。
四海朝元国势尊:表达了整个国家因为皇帝的统治而显得尊贵无比,强调了皇帝的权威和国家的稳定。
晓日旌旂明禁路:描绘了清晨阳光下,官员们骑着马行进在通往皇宫的道路上,场面庄严肃穆。
春风箫管沸名园:春天的气息和音乐的和谐使得京城中的园林更加热闹非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唐尧虞舜今皇是:这里的“今皇”可能是指当时的皇帝,通过与古代圣王的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当前皇帝治理有方的赞美。
未必江潭老屈原:以屈原自比,表达了诗人虽然遭遇政治挫折,但依然保有良好的品德和高洁的志向。
这首诗不仅是对京城风光的描绘,更是通过对帝王权力、社会秩序和自然景致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和谐的追求。吴伯宗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朝廷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秩序和文化繁荣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面貌和文化氛围,是研究当时历史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