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
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译文】

蜀江上好久没有见到沧浪了,江上的枯木可以远渡长江。

离国尚且能像三个犊子那样拉载,汲取泉水又何必吝惜一个夫子的辛劳。

崎岖险阻好事的人应该嘲笑我,冷淡的为欢自长情意自然长久。

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微的月照在江面上。

【注释】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作者和苏辙同游蜀地时所作。木山在成都府南,引水从城西出,至江安军北岸,合于江津,入江而东行,谓之江口。

沧浪:指岷江之水。

槎(chá):古代一种小船。

去国:离家。三犊载:三个牛来拉船。

汲泉:汲取泉水。一夫忙:一个劳动者忙个不停。

崎岖:曲折不平。好事人:指那些喜欢干奇事的人。

纳凉:纳凉消暑。清夜永:深夜长。

汪汪:水满的样子。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和苏辙同游蜀江时。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溢于言表。

首句“蜀江久不见沧浪”,写诗人在蜀江久不看到江中的沧浪,即岷江之水。诗人用了一个“久”字,表明时间之长,感情之深。

次句“江上枯槎远可”,写枯槎已远。诗人以枯槎作比,说明江水枯涸,不能航行。这既是实景写景,又是虚景设喻。

“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两句是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感叹。他虽然远离家乡,但仍然能够象三个牛来拉船,汲水的劳动虽繁忙,他也毫不介意。这两句既表现了他乐观旷达的性格,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沉的爱。

第三句“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意思是说:坎坷的生活,曲折的遭遇,那些喜欢做怪事的人一定会嘲笑我;而我这种淡泊宁静的态度,正是出自内心的喜爱。

尾联“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此刻在凉风习习的夜晚,坐在窗前,看那明亮的月亮洒在江面上,月光映照得江面一片汪洋。这里,诗人用“遥想”一词,将想象中的景物与眼前的景象联系起来,使整个意境显得更加生动。

全诗以“清夜”为背景,通过对“沧浪”、“枯槎”、“三犊”、“一夫”等景物的描写和对“纳凉”情景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坎坷不平的生活中仍要乐观向上,淡泊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