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已不死,外慕堕空虚。
犹馀好名意,满树写天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以及理解诗意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

过安乐山:从安乐山上经过。木叶有文:树叶上好像刻着文字。

如道士篆符:好像道士刻的篆文符号。云:说。这两句是说,这些树皮上的字,就像道士刻的篆文符号一样,仿佛在说:这是张道陵隐居的山林。

真人已不死:已经死去的人却还活着。外慕堕空虚:追求虚名而自感空幻。

犹馀好名意:还保持着追求名声的心思。

满树写天书:树上刻满了像天书一样的字。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江州司马期间(公元803年)。诗人在《庐山谣》里曾写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这次他来到庐山后,又看到了“木叶有文”的树木,不禁想到“仙人”所居之处也必如这树木一般神奇。因此,他便写了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以表达自己对这种神奇境界的感受和向往之情。全诗共三句,前两句描写了神仙隐居的环境,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过安乐山:从安乐山上经过。②木叶有文:树叶上好像刻着文字③如道士篆符④云:说⑤真人已不死⑥外慕堕空虚

⑦犹馀:还⑧好名意:追求⑨心:指隐居之心⑩满树:树梢⑪写:刻⑫天书:神妙的文字(或:仙境之

事)⑬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江州司马期间(公元803年)。诗人在《庐山谣》里曾写到“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次他来到庐山后,又看到了“木叶有文”的树木,不禁想到“仙人”所居之处也必如这树木一般神奇。因此,他便写了这

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以表达自己对这种神奇境界的感受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