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诗名:赠孙莘老七绝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注释:
嗟予与子:我与你。
久离群:很久没有聚在一起。
耳冷心灰:形容极度失望和失意。
百不闻:指什么也不听。

译文:
我和你长久地离开了群体,耳朵变得麻木,心里充满了灰暗,什么也听不见。如果你能面对青山谈论世间事,我会欣然接受,甚至会浮在水上与你共饮。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京城生活的些许厌倦以及对淮地鱼鲜的喜爱和向往。诗中通过“三年京国厌藜蒿”表达出在京城久居产生的疲惫感,与后面“长羡淮鱼压楚糟”形成对比,突出对别处生活景象的向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