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湖桥

少年辛勤耕耘,青山环绕故居。

老矣华堂无趣,野人庐下寻真趣

【注释】

  1. 和文与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2. 洋川园池:文同的园林。
  3. 锄头:古代农具,用于耕作。
  4. 青山:指围绕的群山。
  5. 故居:指文同的老宅。
  6. 华堂:华丽的厅堂,此处比喻文同的园林。
  7. 无趣:没有趣味。
  8. 野人庐:隐士的住所。
  9. 时到:不时前往。
  10. 湖桥:指位于湖泊之上的桥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文与可(即苏轼)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表达了一种从繁忙世事中抽离,回归自然的情怀。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日子,那时他对周围的青山环抱着的家园感到无比满足。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怀念。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意识到豪华的厅堂并无法带来真正的意义和快乐。因此,他决定不时去拜访隐居的农夫,寻找生活的乐趣。这里的“无意味”表达了一种空虚或厌倦的情绪,而“野人庐”则是隐居生活的代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繁华世界的淡泊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