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
紫荇穿腮气惨悽,红鳞照座光磨闪。
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
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
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自从西征复何有,欲致南烹嗟久欠。
游倏琐细空自腥,乱骨纵横动遭砭。
故人远馈何以报,客俎久空惊忽赡。
东道无辞信使频,西邻幸有庖齑酽。

【赏析】

本篇咏物诗,前六句写鱼之形、色、味,后四句写烹鱼之事及作者对鱼的珍爱之情。全篇以“鱼”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写出了鱼的美丽和美味,表达了作者对鱼的喜爱之情。

首句“霜筠细破为双掩”,写鱼身修长如刀劈两段,用“霜筠”喻鱼皮,形象传神地勾勒出鱼的外形。次句“中有长鱼如卧剑”,用“卧剑”比喻鱼的体态,既写出鱼的肥美,又表现出其矫健有力之美。三句写鱼鳞色泽,用“紫荇”喻鱼鳞,色彩鲜艳,光彩夺目。四句写鱼鳞的质感,用“光磨闪”形容鱼鳞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的光芒,形象生动。五至八句写烹食过程,先写将鱼带回家后,虽远来犹能引起食欲,不待煮熟即可品尝。九至十句写烹饪方法,用“指先染”形容烹调技术高超,令人称赞。十一至十二句写席上的宾客,因鱼而开颜欢笑。十三至十四句写鱼的价值,因鱼而感到珍贵。十五句写鱼的来历,因曾为荆州客人所食,故常思忆。十六句写自己对鱼的感情,因曾为荆州客人所食,故更觉珍贵。十七至十八句写自己对鱼的感情,因曾为西征军所食,故更感珍重。十九句写自己对鱼的感情,因西征军已不再有战事,故更感珍重。二十到二十一句写自己对鱼的感情,因西征军再无战事,故更感珍重。二十二至二十三句写自己对鱼的感情,因东道主无辞谢之礼,故更感珍重。二十四句写作者向友人表达谢意,因东道主无谢礼之词,故更感珍重。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通过对鲈鱼的刻画,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