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穫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注释】
①吴中:今浙江中部地区。
②今年:指本年,今年稻谷成熟得特别晚。
③庶见:希望。几时:多少时候。
④杷头:一种收割工具,用来翻动禾捆。
⑤眼枯泪尽:眼睛因为过度劳碌而失神干枯,泪水已经流干了。雨不尽:雨水下个不停。
⑥忍见:忍受。黄穗:指稻谷。
⑦茅苫(shān):用草盖的屋顶。陇上宿:在田埂上过夜。
⑧天晴:天气转晴。穫(huò):收获。随车归:跟着车回家。
⑨汗流:汗水淋漓。肩赪(chén):肩膀晒得发红。价贱:价格低。乞与(qǐ yǔ):请求施舍。如糠粞:像糠秕、麸皮等一样微薄。
⑩卖牛:卖掉耕牛以支付赋税。纳税:交税。拆屋炊:拆除房屋煮饭。虑浅:顾虑少。不及:达不到。明年饥:明年饥荒。
⑪官今:现在的官员。要钱不要米:只想要钱财,不关心农民的口粮。
⑫招羌儿:招请羌族人来耕种。
⑬龚黄: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官。满朝人更苦:朝廷中的人更加困苦。
⑭却作河伯妇:却愿意做河神的妻子。
【译文】
今年稻谷成熟得特别晚,希望能早些见到霜风来到。
霜风到来的时候雨就倾泻下来,把镰刀放在头顶上的禾堆里割稻。
眼睛因劳累而失去了光泽泪水已经流干了,忍受着雨水不停的冲刷。
忍受不了黄穗躺在泥地里,在田埂上盖草篷住宿。
天气转晴后收获的稻谷跟随车子一起回家,汗水淋湿了肩膀和衣服。
带着疲惫的身体进入集市,只能接受很低的价格,向百姓乞求施舍。
卖掉了耕牛缴纳了税收,拆除了房屋煮饭,但考虑得很少。
担心明年没有饭吃,不如去做河神的妻子。
现在朝廷里的官员只知道要钱而不顾民生,西北万里外招请羌族人来耕种,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汉朝的龚遂和黄霸都是名垂青史的清官,他们的处境比我们还要艰难,还不如去做河神的妻子。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吴中田妇的生活艰辛,揭露官吏横征暴敛,迫使人民铤而走险,最后走向绝路的残酷现实。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情真意切,风格沉郁悲壮,充分体现了古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今年粳稻熟苦迟”,开篇即点明主题,今年稻谷成熟得特别晚,希望早些见到霜风的到来,表现出作者的迫切心情。“霜风来时雨如泻”,霜风到来的时候,雨就倾泻下来,把镰刀放在头顶上的禾堆里割稻,表现了劳动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仍然顽强地坚持工作的情景。“眼枯泪尽雨不尽”,忍受着雨水不停的冲刷,眼睛因为过度劳碌而失神干枯,泪水已经流干了,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忍见黄穗卧青泥”,忍受不了黄穗躺在泥地里,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农民生活的同情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穫稻随车归”,描绘出一幅农民在田间劳作、收成后的辛苦生活,以及丰收后的喜悦情景;“汗流肩赪载入市”,则描绘出劳动人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辛勤劳作、汗流浃背的情景,以及在集市上为了生计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价贱乞与如糠粞”,描绘出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低价出售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甚至乞讨的情形;“卖牛纳税拆屋炊”,则描绘出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卖掉自己的耕牛缴纳赋税,拆掉房屋煮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于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虑浅不及明年饥”,表达了农民对于未来生活的担忧以及对统治者的失望之情,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
“官今要钱不要米”,指出如今的官员只想要钱财,不关心农民的口粮,这是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腐败现象的强烈批评和愤慨之情。“西北万里招羌儿”,指出西北万里之外有招请羌族人来耕种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作者以“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作为结尾,龚黄是汉朝时期的两位清官,他们的处境比我们还要艰难,还不如去做河神的妻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员腐败现象的强烈批评和愤慨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农民对于现状的无奈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描写吴中田妇的生活艰辛,揭露官吏横征暴敛,迫使人民铤而走险,最后走向绝路的残酷现实,充分体现了古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和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强烈批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