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
注释:
- 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在雪后的临平(今属浙江杭州),我与柳子玉一同到一位僧人的住所,见到了陈尉烈。
- 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船帆落下,停泊在古老的军营下,积雪高高地堆积,好像一座小山。
- 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他强行邀请我出来,我的胡须因寒冷而散乱飘扬。
- 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僧人的房间中有取暖的火堆,我的手脚渐渐变得温暖。
- 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一个安静的人,通常很少说话,当我们相对而坐时,我会忘记一切烦恼。
- 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铜炉中的烟雾上升成穗状,石鼎中冒着蒸气,像霜花一般。
- 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那些正在行军打仗的士兵,他们正在想念前方的道路,催促着我们赶快划船前进。
- 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我虽然知道我的行程有终点,但我还是决定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 大哉天地间,此生得浮游:啊,在这天地之间,我是多么的渺小,但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和心境变化的抒情诗。诗人在雪后的临平,与友人相遇于一位僧人的住所,共同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随后又返回了自己的生活。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两句“雪后至临平,与柳子玉同至僧舍,见陈尉烈”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描绘了一幅雪后的宁静场景。接着三、四句“落帆古戍下,积雪高如丘。强邀诗老出,疏髯散飕飗”则进一步描绘了雪景和人物的形象。诗人以“落帆”、“积雪”、“强邀诗老”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雪后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
接下来五、六两句“僧房有宿火,手足渐和柔。静士素寡言,相对自忘忧”则进一步描述了人物之间的交流和内心的感受。僧人的住处充满了温馨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而诗人则与一位安静的人相对而坐,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和烦恼。
最后六、七、八句“铜炉擢烟穗,石鼎浮霜沤。征夫念前路,急鼓催行舟。我行虽有程,坐稳且复留”则描绘了战争的景象和人们的焦虑情绪。铜炉中升起的烟雾、石鼎中的热气以及战场上的紧张气氛,都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而诗人则表示自己虽然知道行程有终点,但还是决定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情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