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使者古大夫,不惜春衫践泥涂。
王事靡盬君甚劬,奉常客卿虬两须。
东武县令天马驹,泮宫先生非俗儒。
相与野饮四子俱,乐哉此乐城中无。
溪边策杖自携壶,腰笏不烦何易于。
胶西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四十岂不知头颅,畏人不出何其愚。
【注释】
①劝农使者:官名,掌劝课农桑。古大夫:指古代的大夫,这里泛称地方官员。②春衫:春季穿的衣服。践泥涂:踩在泥土上。③靡盬:烦琐。君:对君主的尊称。④奉常客卿:奉常,掌管礼仪的官署;客卿,外臣之职。虬两须:形容头发浓密。⑤东武县令:即东武侯,汉景帝封子刘武为王,后改封为侯,食邑于东武。天马驹:汉武帝时曾以天马作为贡物,此处比喻其才气横溢。泮宫先生:泮宫,古代学校名称。非俗儒:不是一般的读书人。⑥野饮四子俱:指与四位朋友一起饮酒作乐。四子:指作者的朋友,四人皆隐逸不仕。⑦溪边杖策:指在溪边用拄杖漫步。携壶:提着酒壶。⑧腰笏:腰间悬挂的笏板,是古代官员用来指挥的。何易于:作者的朋友之一,字易于,生平事迹不详。⑨胶西病守老且迂:谓因年高体弱,行动迟钝而任闲职。胶西:汉景帝封子刘遂为胶西王。⑩空斋:空荡荡的书房。墨朱:墨汁和红印。⑩岂不知头颅:岂知自己已衰老。⑩畏人不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隐居生活。
【赏析】
本篇写友人段屯田(屯田,官职名)分得“于”字后,与其同隐山林,饮酒自娱。首句点明身份,次句赞美他不畏尘土、乐于隐居的品质。三至六句写段屯田为人处世的特点: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不愿碌碌无为地混迹官场,所以当了“劝农使者”;二、学识渊博,才华出众;三、待人诚恳热情,能与朋友交好;四、为人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五、生活简朴自然,不事奢华。七到九句写段屯田的性格特征:一、性格开朗豁达,善于交友;二、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喜欢饮酒;三、生活情趣高雅;四、对名利看得很轻,很超脱,不愿追求。最后两句是全篇主旨,表达了诗人对段屯田的敬慕之情,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