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
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
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屧响长廊。
名都信繁会,千指调笙簧。
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
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注释】
- 华池:池塘。
- 堂:指月下之池上亭榭。
- 反照:反射。
- 水月凉:水波荡漾,月亮映照,如水中之月,清凉而皎洁。
- 风萤:风中萤火虫。无迹:没有痕迹。
- 河汉:银河。流:流动。
- 名都:繁华的城市。繁会:众多的集会。
- 千指调笙簧: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 韦郎:唐代诗人韦应物,以诗才闻名,有“五言长城”之称。
- 清绝:清新高雅。
- 皎皎:明亮的样子。两相望:相互凝视。
【赏析】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二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对友人鲜于子骏新堂观月的赞赏之作。
这首诗的首句“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描述了月亮进入池塘的情景,同时反射出月光照耀在池上的亭阁之上。这里运用了明暗对比的手法,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第二句“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则描绘了在这样的月夜下,只有几个人静静地坐在堂中,他们的心灵与清澈的月色和水波融为一体,感觉异常清凉。这句诗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友人心境的理解和共鸣。
第三、四句“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进一步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致。风过之后,萤火虫的光点已经消失不见,而露水的草叶偶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第五、六句“起观河汉流,步屧响长廊”,则是从观星的角度来写夜景。抬头观赏天空中的河汉(即银河),行走在长廊上,发出的声音似乎与星空中的星光相呼应。这两句通过对银河和星空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宏伟而深远的意境。
第七、八句“名都信繁会,千指调笙簧”,则转而描绘了城市的热闹景象。名都(指繁华的城市)总是有许多聚会和活动,音乐声此起彼伏,如同无数的手指在调弄着笙簧(一种古乐器)。这两句通过对城市繁华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生活图景。
第九、十句“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则是从人物的角度来写夜景。在这里,先生(指作者的朋友)因为生病而不喝酒,而一个小孩子为他烧香祈愿。这两句既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也揭示了他们在这样美好的月夜下所感受到的特殊氛围。
最后两句“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则是作者自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在这个夜晚的感悟和心情。他独自创作了五言诗一首,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如同韦应物的诗句一样优美。这句话既表现了作者的才华横溢,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展现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同时,作者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手法,赋予了这一美景以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