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这首诗是苏轼在中秋节时所作,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看法。

首联“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描绘了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光皎洁如同瑞光万丈,照亮了整个山林。

颔联“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描写了中秋夜晚饮酒赏月的情景,酒杯中的美酒尚未饮尽,天上的月亮就已如同涌动的银波一般,而那些乌云也如同被崩裂的波浪一般,纷纷消散。

颈联“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月亮就像是天公的眼睛一样明亮,而要让它变得更亮,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河水。

尾联“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描述了他欣赏月亮时心境的变化,原本是欣赏世间美景的心情,但在看到月亮后反而变得平静,不再起波澜。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