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
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
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
灊山道人独何事,夜半不眠听粥鼓。
【注释】
金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塔:指金山白鹤峰上之塔,俗称“塔儿塔”。
颠风:急风。
苍崖:青色的岩石。轩窗:窗户。飞雨:形容雨势猛烈。
龙骧:大船。万斛:容量单位。斛,一斛为十斗,一斗四升。
掀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孙权尝乘船从石头至京口,得一人,问曰:‘君欲何之?’答曰:‘我海贼也,劫取北使,欲还耳。’权曰:‘吾为汉将,当斩此贼。’遂命吏将其人缚,解赴都门斩之。”此处借喻狂风。
有底忙:有什么可忙的呢?底,通“低”,低下的意思。
却笑:反而笑了一笑。
蛟龙:神话中的水神。《史记·封禅书》:“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自昆仑山以北,地多凉湿,故有积物,多金玉;西北荒寒,有兽焉,其状如狸,名曰狡,赤如犬。”又云:“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山名日幽都,黑水、黑民、黑丑、黑齿、黑肤、青水、青民、青瞳。”《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作:“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山名日幽都,黑水、黑民、黑身、黑齿、黑眉、黑目、青水、青民、青瞳。”
童仆:僮奴。
此风聊得妻孥许:这风儿竟使我妻子儿女都答应了。
灊(qiǎn)山道人:隐居不仕的隐士。
何事:什么事。
夜半不眠听粥鼓:深夜里睡不着觉去听打粥的鼓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江西观察使期间。诗中描写了金山一带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大风天气中留连忘返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丽,富有生活情趣。
首联“大风留金山两日”点明了题目,交待了时间、地点及天气,为下面写景和抒情作了铺垫。“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出了塔上的钟铃在大风天独自发出叮当之声,并预言第二天会有狂风暴雨。“塔上”是实写,“铃语”是虚写。“明日”句是说如果不听它的劝告,将会有危险。这里运用夸张手法,把风比作猛兽,把塔上的钟铃比作警告自己的使者,生动形象地把塔上钟铃的声音与它发出的警告结合起来,突出了塔上钟铃的重要作用。“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是第二联,“苍崖”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崖,“倒射”是说风吹过山崖,反射出强烈的阳光,好像太阳被山崖挡住一样。“轩窗”是窗户,“飞雨”是大雨。这句的意思是说早晨来了一阵狂风,把白色的波浪拍打到青色的山崖上,然后又把阳光反射到室内的窗户上,形成了像飞雨一样的景观。“龙骧万斛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是第三联,“龙骧”指大船,“万斛”是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一叶”即小木舟。这句的意思是说那艘载重达万斛的大船都不敢经过这个险滩,只有一只小木舟勇敢地驶过这个险滩,并且还掀起了波浪。“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是第四联,“城市”是指人间的城镇,“底忙”是说人间的城镇有什么忙呢?“却笑”表示嘲笑。“蛟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水神。“为谁怒”是说这些水神为什么还要发怒呢?“却笑”一词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最后一句“无事久留童仆怪,此风聊得妻孥许”是尾联,“童仆”指僮仆,“妻孥”指妻子儿女。“闲”字写出了作者对这种强风的无可奈何。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然景物,但其中充满了作者的情感。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诗中的“塔上”、“苍崖”、“轩窗”、“浪花”、“龙骧”等词语都是诗人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既具有鲜明的形象感,又富有深刻的内涵意义。同时,诗人在整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优美的韵律,又有深远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