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方忧集暮雪,复喜迎朝暾。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松竹半倾泻,未数葵与萱。
三径瑶草合,一瓶井花温。
至今行吟处,尚馀履舄痕。
一朝出从仕,永愧李仲元。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山城买废圃,槁叶手自掀。
长使齐安人,指说故侯园。
【注释】
兰菊:这里指兰和菊,都是古人所喜爱的花卉。生意:生气勃勃的样子。微阳:淡淡的阳光。寸根:一寸长的根。集暮雪:聚集傍晚的雪。暾(tūn吞):日出时太阳的颜色,即初旭。浮光:指浮在水面上的光线。动:引起。松竹:松树、竹子。倾泻:倾斜流淌下来。瑶草:玉色的草。合:聚,聚集。井花:井台上的花草。温:暖,温暖。履舄(xì细)痕:鞋子印子。李仲元:作者的字,李之仪。齐安人:指作者的朋友李之仪。故侯园:旧时的官邸。
【赏析】
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作诗两首。
《春日偶成》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花园里,万紫千红开得正盛,但那枝头最娇艳的红花却探出了墙头;一树繁花中,有一枝显得格外鲜艳,引人注目。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红杏出墙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发的特点。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他赞美春天的美丽,认为春天是最富有生气的季节。
最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概括了全诗的主题,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人通过观察春天的美景,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只要善于发现,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好。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它也启示人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品味生活的美好与丰富。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哲理以及生动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艺术魅力在于能够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先,诗人选取了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作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美丽。其次,诗人在描写春天景色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诗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具有情感色彩。最后,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构思巧妙独特。诗人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人用词简洁而富有韵味,无论是对春天美景的描述还是对自己情感的表达都显得十分贴切。同时,诗人还注重诗句的节奏和韵律,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篇。它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它还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