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
平生学踵息,坐觉两𩍐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不如闭目坐,丹府夜自暾。
注释:铅膏用来染髭须,刚一露出来就沾上了霜雪。与其这样,不如闭上眼睛坐着,丹田中自有温暖。
谁知忧患中,方寸寓羲轩。
大雪从压屋,我非儿女萱。
注释:谁知道在忧虑之中,我的心可以寄托于羲和的马车?大雪压塌了房屋,但我并不是儿女的萱草。
平生学踵息,坐觉两𩍐温。
下马作雪诗,满地鞭棰痕。
注释:平生学习追随圣人的脚步,但坐下来感觉两腋都暖和起来。下马时写了一首雪诗,满地都是马蹄的痕迹。
伫立望原野,悲歌为黎元。
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
踪迹尚可原,窟穴何足掀。
注释:我站在那里望着原野,悲歌是为了百姓。在路上遇到了打猎的人,远远指着追逐的狐狸和兔子跑。他们的行动是可以理解的,洞穴又有何足为怪呢?
寄谢李丞相,吾将反丘园。
赏析:这首诗是苏辙在元祐元年(1086年)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后所作。当时作者任颍州教授,途经蔡州。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同情之情。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关注民生问题,关心百姓的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