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明兰臭俱自焚,象牙翠羽戕其身。
多言自古为数穷,微中有时堪解纷。
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
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

注释:

  1. 膏明兰臭俱自焚,象牙翠羽戕其身。
  • 膏明兰花(一种花名)的香气和臭味都自行燃烧,象牙和翡翠羽毛都被折断。
  • 象牙和翡翠都是贵重的物品,这里比喻了这些物品因为自身的价值而遭受破坏或毁灭。
  1. 多言自古为数穷,微中有时堪解纷。
  • 自古以来,多话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
  • 微中有时可以解决问题。
  1. 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
  • 傻子只会数羊,却不知道谁是左慈。
  • 左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人物,他擅长用草药治病,被后人尊为神仙。这里讽刺了一些人只知道数羊,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
  1. 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
  • 即使有再多的句子,最终也不属于自己。
  • 急忙追赶对方,已经太晚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兰、木犀等植物的生长和毁灭来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全诗以“兰”起兴,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首联“膏明兰臭俱自焚,象牙翠羽戕其身”,以兰、木犀等植物的生长和毁灭来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兰香虽美,但终会自焚;木犀虽香,但终会凋零。象牙、翠羽虽珍贵,但最终也会被折断。这两句诗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脆弱,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不要沉迷于无益的虚名和奢华的生活。

颔联“多言自古为数穷,微中有时堪解纷”,则进一步强调了言语的无力。自古以来,多话的人往往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而那些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人,却能够巧妙地化解纷争,取得成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智慧与言语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颈联“痴人但数羊羔儿,不知何者是左慈”,则是对一些盲目追求名利之人的讥讽。这些人只懂得数羊,却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重要。而像左慈这样的神仙人物,却被世人忽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的批判,他认为真正的追求应该超越物质的层面,关注精神层面的提升和成长。

尾联“千章万句卒非我,急走捉君应已迟”,则是对前面观点的总结和升华。即使有再多的诗句,最终也不属于自己。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会,迅速行动,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无谓的追求上。这两句诗鼓励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不要盲目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这首诗通过对兰、木犀等植物的生长和毁灭的描绘,以及对于言语、名利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