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
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
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
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
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
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
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
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
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
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
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
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
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
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
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
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
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
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注释】

  1.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我住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你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缅怀故人意,欲使薄夫敦。新年对宣室,白首代尧言。相逢问前辈,所见多后昆。道馆虽云乐,冷卿当复温。还持刺史节,却驾朱轮轩。黄发方用事,白须宜少存。嗣圣真生知,拯民如救燔。初囚羽渊魄,尽返湘江魂。坐忧东郡决,老守思王尊。北流桑柘没,故道尘埃翻。知君一寸心,可敌千步垣。流亡自栖止,老幼忘崩奔。得闲闭阁坐,勿使道眼浑。聊乘应舍筏,直溯无生源。归来成二老,夜榻当重论。
  2. 东坡: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3. 躬耕:亲自耕种。
  4. 尚书郎:官名。汉时称中书、侍中等曹官为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以后,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次官叫尚书仆射,其余各部尚书亦称尚书。唐以后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长官称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侍郎等。唐宋时期,尚书省长官皆由宰相兼领,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参知政事。
  5. 百吏繁:众多的官吏。
  6. 等是俗物喧(xuān):都是一些庸俗的嘈杂声。
  7. 永谢十年旧:永远告别了这十年的旧生活。
  8. 老死三家村:在乡间度过一生,终老于乡里村野。
  9. 惟君绨(tī)袍信:只有您的衣袍才能让人信任。
  10. 薄夫敦:朴实的人。
  11. 新年: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
  12. 白首代尧言:直到头发全白才有机会替君王进言。
  13. 黄发方用事:老人已经执掌国政。
  14. 白须宜少存:白发之人应该多活一些年月。
  15. 嗣圣:继承圣明。
  16. 拯民如救燔:挽救民众如同拯救着被火烧的人一样。
  17. 初囚羽渊魄:刚开始囚禁他就像囚禁一只飞鸟和游鱼的灵魂。
  18. 坐忧东郡决:坐着担心东部的河水溃决。
  19. 老守:这里指的是地方长官,即太守。古代的官名,掌管一县或数县的政务。
  20. 北流桑柘没(mò):北部的河流中的桑树和柘树都沉没了。
  21. 故道:旧路,指通往家乡的道路。
  22. 知君寸心:我知道你的一片心意。
  23. 可敌千步垣(yuán):可以抵挡一千步长墙。
  24. 流亡自栖止:流离失所的人自己找到了栖息之所。
  25. 道眼浑:指看事情的眼光模糊不清。
  26. 聊乘应舍筏:姑且乘上顺水漂流的木筏吧。
  27. 直溯无生源:一直顺流而下,找不到一个源头。
  28. 归来成二老:回来时你们两个老人家也该老了。
    【赏析】
    本诗是诗人送给好友鲁元翰的一首送别之作。诗中表现了诗人与友朋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复杂感情,以及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开头二句点明送别之地:“我在东坡下,躬耕三亩园。”写自己在东坡之下躬耕种地,过着平民的生活。“君”以下四句写友人的处境和心态。“君为尚书郎,坐拥百吏繁。”意思是说:你身为尚书郎,身边有那么多的官吏和繁杂的事情,“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永谢十年旧”,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官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和厌恶。“惟君绨袍信”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最后二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怀旧日相从,欲使薄夫敦。”诗人怀念过去和朋友相聚的日子,希望自己能够像朴实的农夫一样待人接物,希望朋友能够成为一位淳朴的君子。
    这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